隨著光伏生產技術的進步和政府政策的支持,光伏發電近幾年猶如“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越來越多的家庭開始在自家屋頂上安裝光伏。但是在光伏發電的過程中,不少用戶發現為什么同樣數量的光伏組件,相同時間段內發電數量卻不同呢?別急,看完這個科普貼你就都明白了。

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發電量的差異?

01、環境因素

不同地區的光照條件(太陽能資源)是不同的,太陽能資源優越的地區,發電量自然就高。

總體上來說,我國是太陽能資源很豐富的地區,但是不同地區的太陽能資源差異還是很大。

西北部地區如西藏、青海、甘肅是我國太陽能資源最豐富地區,為一類地區;山東、河南、河北東南部、山西南部、新疆北部、吉林、遼寧、云南、陜西北部、甘肅東南部、廣東南部、福建南部、江蘇中北部和安徽北部為太陽能資源較豐富的二類地區;長江中下游、福建、浙江和廣東的一部分地區為太陽能資源一般的三類地區;四川、貴州兩省為太陽能資源最少的四類地區。

這樣,是不是就不難理解同樣的光伏為什么甘肅老李的發電量要比江蘇老王的發電量大了吧。

02、光伏組件陣列的安裝角度

安裝組件時應向陽光最充足的方向安裝(正南方最佳),而安裝傾角則一般由安裝地點的緯度決定,各地區稍有差異。假定最佳安裝角度的效率為100%,不同方位、角度安裝光伏組件的效率見下圖:

03、光伏系統的質量

優質光伏產品的太陽能轉換率要明顯高于劣質產品。

接下來小編再教你幾招提高光伏發電量

●01、光伏組件安裝的傾斜程度

光伏組件的方位角一般選擇正南方向,以使光伏電站單位容量的發電量最大。只要在正南±20°之內,都不會對發電量有太大的影響,條件允許的話,應盡可能偏西南20°。

●02、光伏組件效率和品質

計算公式:理論發電量=年平均太陽輻射總量×電池總面積×光電轉化效率

這里面有2個因素,電池面積和光電轉化效率,這里面的轉化效率對電站的發電量影響是直接的。

組件匹配損失

凡是串聯就會由于組件電流差異造成電流損失,凡是并聯就會由于組件的電壓差異造成電壓損失。損失可能達到8%以上。

保證組件良好的通風條件

數據介紹,溫度上升1℃,晶體硅光伏組件組大輸出功率下降0.04%。所以要避免溫度對發電量的影響,保持組建良好通風條件。灰塵的損失不容小視晶硅組件的面板為鋼化玻璃,長期裸露空中,自然會有有機物和大量灰塵堆積。表面落灰遮擋光線,會降低組件輸出效率,直接影響發電量。同時還可能造成組件的“熱斑”效應,導致組件損壞。

●03、減少線路損失

在光伏系統中,線纜占很少一部分,但是線纜對發電量的影響也不容忽視的,建議系統直流、交流回路的線損控制在5%以內。

系統中的線纜要做好,電纜的絕緣性能、電纜的耐熱阻燃性能、電纜的防潮防光性能、電纜芯的類型、電纜的大小規格。

●04、逆變器效率

光伏逆變器是光伏系統的主要部件和重要組成成份,為了保證電站的正常運行,對逆變器的正確配置選型顯得尤為重要。逆變器的配置除了要根據整個光伏發電系統的各項技術指標并參考生產廠家提供的產品樣本手冊外,一般要考慮下列幾項技術指標。

(1)額定輸出功率

(2)輸出電壓的調整性能

(3)整機效率

(4)啟動性能

總體上來說,我國太陽能資源豐富,絕大多數地區都適合安裝光伏發電,但是在具體選擇安裝光伏時應該考慮到光伏品牌、組件質量的細微因素。在具體安裝過程中,還要因地制宜地選擇最佳安裝角度,以獲取最大發電量。只有這樣光伏才能實現價值最大化,更好的為用戶創造價值。

FR:太陽能陽光驛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