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君根據市場公開資料整理統計,從2016年7月到2017年5月接近1年的期間內,28家光伏A股上市公司共在公開市場上募資128次,募集資金達559.31億元,主要用來投資并購光伏電站、建設研發中心、生產線、并購公司或補充流動資金。

其中,用來投資建設或并購光伏電站(包括地面電站、工商業屋頂分布式發電項目、家庭光伏電站)的募資達117次,募資金額達503.3億,涉及項目容量超過5.8GW。由于2016年7月與2017年5月正好橫跨在兩個630之間,因此這個數據對研究目前的這個630周期的資本活躍度頗具意義。

(附28家光伏A股上市公司投資并購項目一覽表,點擊圖片可放大)

 

 

由于投資或并購光伏電站大多使用杠桿融資,所以實際投入到光伏電站里的資金體量很可能超過1500億元,電站容量超過20GW。也就意味著,A股光伏公司在光伏電站投資市場中的份額很可能超過了50%。

涉及光伏電站投資的企業多為央企、地方國企、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中主要包括A股、H股和美股上市公司。

由于光伏電站的投資金額巨大,成本回收期較長,極少有非上市民營企業大規模參與,當然,隨著新三板流動性的增加,也開始有一部分新三板掛牌企業開始涉及光伏電站投資。由于央企和國企屬于體制內企業,融資難度和成本相對較低,而且很難在公開市場上搜集到其融資數據,港股和美股上市公司由于其資本市場的特性所致,近兩年也很少使用增發手段募資。所以,A股上市公司公開募資的頻率和融資金額就成為研究行業熱度的重要依據。

在為光伏電站項目融資的28家A股上市公司中,主板有8家,共融資36次,募資金額166.76億元,項目容量超過1.9GW;中小板有16家,共融資63次,募資總金額263.26億元,項目容量超過3GW;創業板有4家,共融資18次,募資金額73.28億元,項目容量超過890MW。

可見,中小板的光伏上市公司對募資投資光伏電站最為積極,其中東旭藍天(000040)以95億元大手筆募資排名第一,太陽能(000591)以37.56億元名列第二,愛康科技(002610)以36.94億元位居第三。

主板中,正泰電器(601877)以41.6億元名列第一,林洋能源(601222)以36億元排名第二,航天機電(600151)以17.23億元位居第三。

創業板中,東方日升(300118)以32億元排名首位,陽光電源(300274)以20.9億元名列第二,易事特(300376)以14.5億元位列第三。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于以往,在超過5.8GW的光伏項目中,無論是漁光互補、農光互補還是屋頂光伏分布式光伏電站逐漸占據了上風,電站所在區域也從西部快速轉移到了東部地區。正泰電器甚至募集了10億元專門用來投資建設國內居民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資本的喜好預示著行業發展的方向,相信隨著電改的進一步推進、社會對光伏認知的加強和光伏發電成本的繼續下降,分布式光伏將接過大旗成為光伏發電產業的頭牌擔當。

全民君無比激動的期待分布式光伏和資本市場的親密接觸越來越多,甚至有更多從事分布式光伏投資建設運營的企業因分布式光伏而IPO進入到公眾資本市場的視野,實際上,越來越多的港股和美股上市公司也都在紛紛回歸A股,積極參與到分布式光伏的建設大潮中。光伏產業和中國的資本市場都在慢慢的成熟當中,希望優質的產融結合可以為我國的能源結構轉型,為全民帶來更多清潔的、友好的、廉價的綠色電力,實現“全民光伏”的偉大愿景。

 

28家A股上市公司名單

16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分別為

 

瑞和股份(002620)、愛康科技(002610)、湖北能源(000883)、兆新股份(002256)、曠達科技(002516)、吉電股份(000875)、漳澤電力(000767)、東旭藍天(000040)、銀星能源(000862)、方大集團(000055)、中環股份(002129)、科陸電子(002121)、中利科技(002309)、科華恒盛(002335)、東方鐵塔(002545)、太陽能(000591);

8家主板上市公司分別為

林洋能源(601222)、*ST常林(600710)、太極實業(600667)、正泰電器(601877)、通威股份(600438)、航天機電(600151)、億晶光電(600537)、京運通(601908);

4家創業板上市公司分別為

珈偉股份(300317)、易事特(300376)、東方日升(300118)、陽光電源(300274)。

FR:全民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