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發自用的分布式光伏項目中,要計算項目的年收入,必須要有項目的發電量和電價。項目的發電量依靠太陽能資源進行預測,暫不討論;今天討論下分布式項目的電價如何計算?

1售電電價

由于分布式項目的電價是基于售電電價,而我國目前的售電電價計算方法是非常復雜的,一般都要分:峰時電價、平時電價、谷時電價,有的還會有尖峰時電價,如下表所示。

而居民電價是分檔進行征收的,如下表所示。

2分布式項目的加權電價

我們應該以哪個電價,來計算我們項目的收益呢?

居民項目

我覺得居民項目以最低電價,即一檔電價,計算比較合理。

非居民項目

由于非居民項目不同時間,電價是不一樣的,因此比較合理的電價為加權電價。那以什么比例加權比較合理?

1)以時間比例加權

即以不同時間段的電價所占比例進行加權。

以北京“不滿1千伏”的一般工商業電價為例。

加權電價C=(1.5295*3+1.4002*5+0.8745*8+0.3748*8)/24=0.8993

有人認為,光伏夜里不發電,應該把計算的時間段限制在9:00~15:00。但問題也很多:

a)各地的光伏出力時間是不一樣的,因此計算的時間段理論上也應該是不一樣的,因此就不應限制在9:00~15:00,西部很多地方下午18:00時出力仍然很高。

b)即使在發電的時間段,9:00~10:00和12:00~13:00的出力也是完全不一樣的,都按相同的權重計算,顯然不合理。

綜上所述,以時間比例加權不是特別合理的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