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之前發布的《太陽能發電“十三五”規劃》,還是今天剛發布的《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分布式光伏都被放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

前不久的電價調整文件,地面電站的補貼下調了0.13元/kW,而且還要競價!而分布式的補貼仍然保持不變!

“十三五”期間,分布式光伏裝機要達到60GW以上,而在“十二五”末,這一數字僅僅是6GW!

這相當于,“十三五”末的裝機量要達到“十二五”末的10倍!平均每年的裝機量要在8.8GW,超過“十二五”末的累計量!

然而,國家大力發展的分布式光伏都包含哪些?

一、分布式光伏的定義

最初的定義

在用戶所在場地或附近建設運行,以用戶側自發自用為主、多余電量上網且在配電網系統平衡調節為特征的光伏發電設施。

——《關于印發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管理暫行辦法的通知》(國能新能〔2013〕433號)

在此基礎上,國家電網公司補充了2個條件:

1)10kV以下接入

2)單點規模低于6MW

——國網《關于印發分布式電源并網服務管理規則的通知》

擴展后的定義

利用建筑屋頂及附屬場地建設的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項目備案時可選擇“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或“全額上網”中的一種模式。

在地面或利用農業大棚等無電力消費設施建設、以35千伏及以下電壓等級接入電網(東北地區66千伏及以下)、單個項目容量不超過2萬千瓦且所發電量主要在并網點變電臺區消納的光伏電站項目,納入分布式光伏發電規模指標管理。

——《關于進一步落實分布式光伏發電有關政策的通知》(國能綜新能[2014]406號)

二、分布式光伏的特征

特征一:位于用戶附近

特征二:10kV及以下接入

漁光互補/農光互補為35kV(66kV)及以下接入

特征三:接入配電網并在當地消納

特征四:單點容量不超過6MW(多點接入以最大為準)

漁光互補/農光互補單點接入容量不超過20MW

三、分布式光伏系統的分類

先來看一下光伏發電系統的分類。

 

 

因此,并網型的分布式光伏系統,大致可以分為三類。

 

 

1屋頂電站1、工業廠房屋頂

 

 

優點

1)面積大,可建設規模大

2)用電負荷大、穩定,且用電負荷曲線與光伏出力特點相匹配,可實現自發自用為主

3)用電價格高,項目預期收益高

缺點

1)企業所有者的積極性不同、租金太高;

2)企業的25年的支付能力、信譽;

3)企業節假日、檢修會造成一定比例的上網

2、商業建筑屋頂

 

 

優點

1)用電價格最高,項目預期收益高;

2)用電負荷穩定,且用電負荷曲線與光伏出力特點相匹配,可實現自發自用為主。缺點

1)單體面積較少,大規模開發協調成本高;

2)屋頂構筑物多,周圍高大建筑物多,陰影影響發電量。

3、政府辦公樓、學校

 

 

優點

1)政府、學校辦公樓的所有者相對容易協調;

2)用電負荷穩定,且用電負荷曲線與光伏出力特點相匹配。缺點

1)單體面積較少,裝機容量有限;

2)負荷低、節假日造成的上網電量大;

3)自用電價低較低,適合全額上網。

4、交通樞紐

 

 

優點

1)用電負荷穩定。

2)用電價格高。缺點

需要滿足建筑物的特殊要求;

5、居民屋頂

 

 

優點

1)比較容易協調。

2)會有“美麗鄉村”、“光伏扶貧”等額外的補貼。缺點

1)城市屋頂產權不明確,異型屋頂多;農村屋頂單體可利用面積小,承載力不明確。

2)用電價格低;

3)用電負荷曲線與光伏項目出力曲線不相符。2農光互補項目1、連棟式大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