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日,2017年北京市能源互聯網融合發展論壇暨北京分布式光伏資源項目潛力發布對接會在北京舉行。國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副研究員張成強為與會嘉賓現場解讀了“北京分布式光伏政策”。

張成強重點分享了光伏產業發展現狀;北京市分布式光伏發展現狀;分布式光伏政策解讀;分布式光伏未來發展的意見和建議四個板塊。

張成強介紹,到2016年底,全國分布式光伏累計裝機7千萬KW。自2015年起,中國光伏行業發展迅猛,行業的量變帶來質變。光伏電站從開始的多建在“三北”地區逐漸向中東部轉移;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同比2015年增長200%,2016年8月之后,分布式每月并網量占比都在50%左右。其中浙江、山東、江蘇、廣東等沿海省份新增分布式居前,寧夏、山西等依托于扶貧電站,新增規模也較大。

在分析2016年光伏產業發展迅速的主要原因時,張成強表示,尤其制造成本的迅速下降帶動整個行業光伏電站成本的下降,八年時間內電價下降約80%,這讓人始料未及,促進了整個行業的大規模發展,在良性循環中,產業規模增長又進一步促進成本下降,在這兩者的互動下,分布式光伏發展迅速。張成強預測,我國光伏規模仍將迅速擴大,中東部地區以分布式光伏為主,其中,浙江、安徽、山東、江蘇、廣東地區發展迅速的幾個東部省份在一兩年的時間內,分布式光伏或將超過甘肅、內蒙等棄電嚴重的“三北”地區。

張成強稱,北京市的光伏市場比較特殊——不限規模,分布式光伏發展相對其他地區較平穩,沒有呈現爆發式增長,這與北京地區補貼的按時發放與否、維護成本、企業意愿和宣傳有關,解決相關問題,就能贏得市場機遇。

張成強認為,北京市對于分布式項目的做法熟悉度還需增加,他認為,北京市分布式光伏補貼的資金撥付并不是問題,但需要簡化流程。“從國家層面來看,分布式光伏未來發展的大機遇和方向在哪?第一分布式光伏肯定是發展的方向。另外,布局的方式。第三,隨著大量分布式光伏發展以后,我們的應用,包括微網的應用。第四,技術創新。第五,行業管理。第六,國際合作。”

張成強介紹,這六板塊內容,也是各個省,包括北京市發展分布式光伏產業重點著手的領域。未來地面電站和扶貧電站指標將會越來越少,分布式光伏的發展需要降成本,而目前,分布式光伏也遇到了許多問題,張成強從四個方面講了分布式光伏未來發展方向。

第一,目標引導制度非常關鍵。未來能源的主力是清潔能源,一是靠外來接入,二靠本地能源。

第二,宣傳工作。“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到底有多大的資源量,能做到多大?心里沒有底。大家知道所有的規劃都要上總的規劃盤子的”,張成強說,接下來很重要的一個工作是要給出北京市分布式光伏到底有多大的資源量,到底分布在哪個地方?怎么樣去做?

第三,決定量之后,更多是質方面的提高,包括技術創新和維護成本問題;土地資源和融資上,政府,和企業也要率先做到前面,比如北京市整個資源量可以整體打包,資源量大了以后吸引企業投資。

第四,北京市還可以創新項目, 比如光伏+儲能+微網+交通汽車的模式創新,以及示范、金融方面的創新。

FR:新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