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湖北沙洋縣李市鎮的多村聯建5兆瓦集中式光伏電站,看到一排排太陽能電池板整齊地排列著,煞是壯觀。

據了解,該電站是由沙洋縣34個貧困村委托該縣扶貧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建設的多村聯建光伏扶貧電站。該項目占地面積約168畝,項目總投資4200余萬元,于去年10月1日動工建設,12月23日并網發電。

據測算,該電站每年可發電500余萬度,按照2016年光伏扶貧國家上網標桿電價0.98元/度測算,每年可實現收益近500萬元,可確保34個貧困村每村每年不低于5萬元集體收益。

截至今年9月18日,光伏電站已累計發電450余萬度,可實現上網電費收入約440萬元。目前,已先期撥付34個貧困村每村3萬元光伏發電收益,合計102萬元。今年年底還將對34個貧困村再次撥付2萬元光伏發電收益,確保貧困村集體年收益達到5萬元。

為了電站的安全運行及提高現場管護能力,湖北沙洋縣扶貧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配套建設現場看護用房1棟,用于電站的監控室及辦公值班場所,并擬對電站區域安裝電子監控設備,實行24小時無死角監控,確保電站安全有效運行。為實現土地高效利用,公司擬在電站西區養殖小龍蝦,在電站東區種植喜陰類中藥材。

光伏扶貧的沙洋經驗值得推廣

湖北沙洋縣對全縣34個村的光伏電站集中進行建設,既實現了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又降低了成本。該電站由沙洋縣扶貧投資開發有限公司進行后期運營管理,解決了每個貧困村建設一個光伏電站運營管理不專業、維護不到位的問題,延長了光伏電站的使用壽命,讓34個貧困村持續受益。

湖北沙洋“以縣為單位對光伏電站進行集中建設、集中運營管理、分村進行分紅”的做法和經驗,為全市探索出了一條光伏扶貧的新路子,值得在全市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