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系統(tǒng)安裝之后,用戶最關心就是發(fā)電量,因為它直接關系到用戶的投資回報。影響發(fā)電量的因素很多,組件、逆變器、電纜的質量、安裝朝向方位角、傾斜角度、灰塵、陰影遮擋、組件和逆變器配比系統(tǒng)方案、線路設計、施工、電網電壓等各種因素都有可能。本系列文章將根據(jù)實際案例一一探討各種因素。本文主要討論電纜選擇錯誤對發(fā)電量的影響。

案例現(xiàn)場1

這是湖北武漢的一個項目,客戶于2014年8月安裝了一個20kW的項目。經過3年多時間運行,發(fā)電量逐漸降低,由最初平均每天70多度,到現(xiàn)在平均每天60多度。主要表現(xiàn)為中午發(fā)電高峰時,并網開關經常跳開,現(xiàn)場有時會聞到燒焦氣味。

現(xiàn)場勘察情況:組件沒有陰影遮擋,表面干凈無灰塵,組件顏色一致,沒有色差,逆變器沒有漏電流報警、電網電壓報警等信息。筆者斷開逆變器,拆開交流開關的接線和逆變器的接線端子,發(fā)現(xiàn)電纜前端的接線端子已部分氧化,呈黑色;周邊溫度高,手無法放上去。逆變器交流防水接頭密封圈沒有裝,交流接線端子也部分氧化,還有一些水氣。

經分析,客戶交流電纜用的是鋁線,是造成接線端子部分氧化和接頭不防水的主要原因

理論分析

(1)銅鋁接頭易出現(xiàn)電化學腐蝕, 銅鋁直接連接會形成一種化學電池。這是由于鋁易于失去電子成為負極,銅難以失去電子成為正極,于是在正負極之間就形成了一個1.69V的電動勢,并有一個很小的電流通過,腐蝕鋁線,即電化學腐蝕。這樣就會引起銅鋁之間接觸不良,接觸電阻增大。當有電流通過時,將使接頭部位溫度升高,而溫度升高更加速了接頭腐蝕,增加了接觸電阻,造成惡性循環(huán),直至燒毀。

(2)鋁線表面易在空氣中氧化。凡導體表面都或多或少地存在膜電阻。若膜電阻引起連接處過熱,過熱又會使膜電阻增大,導電情況就越惡化,而鋁線連接中這類過熱的情況尤為嚴重。這是因為鋁線表面即使刮擦光潔,它只需在空氣中暴露數(shù)秒鐘即可被氧化而立即形成一層氧化鋁薄膜。其厚度雖只幾個微米,但卻具有很高的電阻率,從而呈現(xiàn)較大的膜電阻。因此在鋁線施工連接時,應在刮擦干凈鋁線表面后立即涂以導電膏,以隔斷鋁線連接表面與空氣的接觸,不然將增大接觸電阻。

(3)逆變器的輸出防水接頭,其線徑也是按照銅線來設計的。如果采用鋁線,則需要大一型號的線。如30KW逆變器,設計輸出使用10平方的銅線,用鋁線則需要16平方,線纜面積增加,而防水接線端子面積有限,有可能容不下,只能把防水密封圈去掉。

案例現(xiàn)場2

  客戶安裝一個40kW的逆變器,剛運行不久,出現(xiàn)交流端冒煙,交流開關跳閘。打開接線盒,發(fā)現(xiàn)交流接線松脫,發(fā)生短路現(xiàn)象。

經檢查,客戶交流線是硬銅線,出來便轉一個彎,造成應力增大,交流接線螺絲慢慢松動,時間一長,便松脫,造成短路。

總結

交流電纜選型時,最好選擇軟銅線。一方面可以避免銅鋁化學腐蝕,另一方面可以減少壓接應力,避免松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