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光伏發電開始變得隨處可見,從集中式光伏電站,到居民戶用光伏電站,可以說光伏發電的好處已漸入人心。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下面我們就以一個實際案例來說說光伏發電是如何成為眾多實力企業的新寵的。
特色案例剖析

真實案例告訴您,那些老板們為什么都在廠房屋頂裝上了光伏?
真實案例告訴您,那些老板們為什么都在廠房屋頂裝上了光伏?
真實案例告訴您,那些老板們為什么都在廠房屋頂裝上了光伏?
真實案例告訴您,那些老板們為什么都在廠房屋頂裝上了光伏?
真實案例告訴您,那些老板們為什么都在廠房屋頂裝上了光伏?
這個電站總建設規模4.6MW。其中1.2MW是分布式,其余為集中式電站。1.2MW電站能滿足企業本身的用電需求,最大限度的節省電費,為了實現收益的最大化,剩余3.4MW作為集中式全額上網,電價0.85元/度是非常明智的組合方式,開源節流一步到位。

真實案例告訴您,那些老板們為什么都在廠房屋頂裝上了光伏?
減少企業能耗,開源節流

企業的能耗可以簡單理解為生產產品時消耗的能源成本,如材料、能源、人力等。而在當下人力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作為傳統勞動密集型的生產企業,就必須著眼于其他方面去降低企業本身的能耗,于是建設一個光伏電站就成了當下最受歡迎的一種降低能耗的方式

為了保證企業的日常生產,工業用電區別于居民用電,由于需求量大,遠程輸送的能量消耗也大,所以用電貴就成了很多企業的頭疼的一件事。而光伏發電作為國家極力推廣的可再生綠色能源,非常適合各種工商業屋頂進行安裝,而自發自用,余電上網也稱為當下最受歡迎的工商業光伏電站并網方式。一方面光伏產生的電量可以立即為企業輸送電力,避免遠程輸送產生的消耗,提升能源利用率,為企業節約用電成本。

另一方面對于這種分布式的電站項目,國家有對應的發電補貼0.42元/度,而一些地方政府也有發電補貼,以上面1.2MW的分布式來說,平均一天便可發電4800度左右,那么一年下來的國家補貼可拿4800*365*0.42=735840元,正式并網合同規定可領20年。而多余的電量還可以煤電標桿電價賣給國家電網,又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節省電費的同時還能拿發電補貼、賣電賺錢,這不就是企業開源節流的最佳方式嗎?

真實案例告訴您,那些老板們為什么都在廠房屋頂裝上了光伏?
環保、易裝,收益時間長

不僅開源節流,光伏還是環保的新標桿,企業安裝光伏電站之后,每年減少的污染物排放量可以達到驚人的數值,以植樹量來計算,5kW一年相當于植樹12棵,減排6.5噸,那么案例中4.6MW的電站一年就相當于種了4600/5*12=11040棵樹,減排5980噸!啥也不用做,一片小森林就出來了,還怕節能減排任務完不成?

另外光伏電站還有安裝周期短以及安裝方便不占多余空間的特點,只要工商業屋頂有穩定光照條件就能安裝,并網成功后,電站能運行25年以上,電網公司保證20年補貼和電價不變,長期收益非??捎^。

真實案例告訴您,那些老板們為什么都在廠房屋頂裝上了光伏?
光伏或將成為企業標配

霧霾引起了廣大群眾的注意,而在2014年5月,國家能源局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了配套措施,內容包含建設十二條貫穿中國東西部的輸電通道,將內蒙、山西、陜西和云南等地的電力資源向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輸送,用以解決這些區域日益嚴重的霧霾和電力短缺問題。

目前來看,緩解的效果并不怎么明顯,而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生效,我國要履行協定中的義務,2022年,冬奧會也在逐步逼近……

因此,總理下了一個“硬任務“: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使所有現役電廠每千瓦時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電廠平均煤耗低于300克,東、中部地區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達標。

也就是說,光伏電站未來很有可能成為企業的標配,成為我國進一步減緩能源消耗與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重要途徑。而從收益的角度來看,光伏都是早裝更劃算的,因為2020年要實現平價上網,補貼會下調至消失,所以具備條件的企業要趕緊跟上這波紅利了!

來源:晶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