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京津冀三地發改部門聯合制定的《京津冀能源協同發展行動計劃(2017—2020年)》近日印發實施,這是三地首次聯合發布區域能源協同發展規劃,內容涵蓋八大領域協同,并以“計劃+項目清單”方式明確了任務安排,旨在打造一體化的新型能源系統,構建綠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

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該計劃包括10個組成部分,共計51條,并列出68項項目清單,明確了時間節點。

北京發改委人士表示,京津冀三地的電網本來就緊密相連,而化石能源方面,京津這兩個需求量大的直轄市加上河北這個能源生產消費大省,能源發展互補性較強。同時能源利用效率有待提升的河北還可以通過北京、天津的新技術,來改善產業結構和利用水平。

在能源協同治理方面,重心放在壓減煤炭消費、推進結構優化上。

到2020年,北京市平原地區基本實現“無煤化”,天津市除山區使用無煙型煤外,其他地區取暖散煤基本清零,河北省平原農村地區取暖散煤基本清零。2020年京津冀煤炭消費力爭控制在3億噸左右。

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地將共同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大力發展風電、光電,推進風電基地建設。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崇禮低碳奧運專區、能源高端應用示范區將初露崢嶸,同時,計劃優先安排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等可再生能源和清潔能源上網,實現在京津冀區域一體化消納。

行動計劃包括10個組成部分,京津冀將全面落實能源“四個革命、一個合作”。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地將以能源設施一體化為導向,打造一體化的新型能源系統。在這個區域將按照“適度超前”原則規劃布局能源基礎設施,統籌區域能源供應,打造出多元化能源安全保障格局。三地還將加快電力一體化建設,建設特高壓輸電通道,完善500千伏骨干網絡,加強支撐電源建設,優化區域電源布局,統籌新能源汽車供能設施。同時,京津冀范圍內將加快油氣設施一體化建設,統籌油氣資源開發利用,加強原油儲輸能力建設,推動天然氣輸氣干線建設,加快LNG輸氣能力建設。這位負責人還表示,提升區域清潔供熱水平,實現涿州熱電廠向河北涿州和北京房山供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