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影遮擋會嚴重影響發電量。雖然陰影只遮擋了1/10,但有可能會使發電量減少90%以上!

因此,在分布式項目中,尤其是戶用項目中,有兩個困擾很多安裝隊伍的問題:

1)光伏陣列前后間距多少才能保證不遮擋影響發電量?

2)光伏陣列前面有障礙物(如女兒墻)時,保持多大的間距才能保證不遮擋?

在戶用項目中,由于缺乏安裝隊伍技術力量,大量存在由于前后間距不夠造成前后排遮擋,嚴重影響發電量。如下圖所示。

光伏陣列前后不遮擋間距速查表

那前后排的間距多少合理呢?

根據《光伏發電站設計規范(GB 50797-2012)?》的規定:

要保證全年9:00~15:00(當地真太陽時)時段內前、后、左、右互不遮擋,即冬至日當天9:00~15:00時段內前、后互不遮擋。

此時,陣列前后間距計算方法如下:

若前方的光伏陣列高度(遮擋物高度)為H,H可以實際測量出來;保持冬至日9:00~15:00(當地真太陽時)不遮擋時的前后間距為D,可以用H進行計算,計算方法如下。

 

光伏陣列前后不遮擋間距速查表

太陽高度角??? sinα=sinφsinδ+cosφcosδcosω?;

太陽方位角? ??cosγ=(sinαsinφ-sinδ)/ (cosαcosφ )

陣列間距??????? D=Hcosγ/tanα

φ:緯度、δ:赤緯角、ω:時角

上述公式相對較復雜,一般戶用安裝商很難會計算。然而,我們可以發現:D與H的比值是定值,該值只與項目場址所在緯度相關。

D/H=τ=cosγ/tanα

τ被稱為項目場址的影子倍率

為了方便查詢,表1~5列出了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10°~55°時的影子倍率。

舉個例子,

若某地的緯度為25°,根據表2,其影子倍率為1.5124。

經測量,前方陣列/遮擋物的高度為2m,則前后間距D=2m×1.5124=3.0248m,

實際工程可以向上取3.1m。

若某地的緯度為35.7°,根據表3,緯度為35°、36°時的影子倍率分別為2.3028、2.4174,利用插值法計算35.7°時的影子倍率分別2.383.

經測量,前方陣列/遮擋物的高度為1.4m,則前后間距D=1.4m×2.383=3.336m,

實際工程可以向上取3.4m。

表1: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10°~19°時的影子倍率

光伏陣列前后不遮擋間距速查表

表2: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20°~29°時的影子倍率

光伏陣列前后不遮擋間距速查表

表3: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30°~39°時的影子倍率

光伏陣列前后不遮擋間距速查表

表4: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40°~49°時的影子倍率

光伏陣列前后不遮擋間距速查表

表5:項目場址所在地緯度為50°~55°時的影子倍率

光伏陣列前后不遮擋間距速查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