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中國科學院公布了2017年新增院士名單。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副主任楊德仁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熱烈祝賀光伏專委會楊德仁副主任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德仁,男,漢族,1964年4月出生,江蘇揚州人,1983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1991年6月參加工作,浙江大學半導體材料專業畢業,研究生學歷,博士。現為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委會副主任,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浙江大學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博士生導師。2017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981年9月至1991年6月為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系)本科、碩士和博士研究生。1993年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博士后流動站出站,晉升副教授,其間在日本東北大學金屬材料研究所訪問研究。1995年初赴德國FREIBERG工業大學工作,1997年5月被浙江大學特批晉升教授,1998年初回國在浙江大學工作。

2000年受聘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2年獲國家杰出青年科學基金,2011年獲評浙江省特級專家,2007年和2013年擔任兩期“硅基光電子發光材料與器件”領域的973項目首席科學家,2017年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2008年至今兼任國家重大科技專項(02)專家組成員。

1998年起,先后任硅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主任;2003年起,先后兼任半導體材料研究所副所長、所長。

作為第一完成人,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省部級科技一等獎4項。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中國青年科技獎,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浙江省“十大時代先鋒”等榮譽。

? ?研究領域:長期從事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用硅單晶材料、太陽能光伏硅材料、硅基光電子材料及器件、納米硅及納米半導體材料等研究工作。

?學術貢獻:主要從事半導體硅材料研究,取得了系列創新成果。提出了摻氮控制極大規模集成電路用直拉硅單晶微缺陷的思路,系統解決了氮關缺陷的基礎科學問題,促進了其在國際上的廣泛應用;提出了微量摻鍺控制晶格畸變的思路,發明了微量摻鍺硅晶體生長系列技術,系統解決了相關硅晶體的基礎科學問題,實現了實際應用;研究了納米硅等的制備、結構和性能,成功制備出納米硅管等新型納米半導體材料,為其器件研究和應用提供了材料基礎。發表SCI論文680余篇,參編英文著作5部,授權國家發明專利130余項。

“中國科學院院士”簡介?

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的規定,在科學技術領域做出系統的創造性的成就重大貢獻熱愛祖國學風正派,具有中國國籍的研究員、教授或同等職稱的學者、專家,可被推薦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院士增選和外籍院士選舉每兩年一次。至2015年12月底,共有1306名來自全國各部門、各地區(含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學者、專家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自1994年開始外籍院士選舉以來,共選舉外籍院士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