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項目標桿電價調整后,如果項目投資不能降低到一定水平,項目收益肯定會下降。
一、當項目投資不變時,收益率下降情況
以6500元/kW造價為例,采用新標桿電價時,平均下調0.1元/kWh。項目的融資前全投資內部收益率變化情況如圖1~3所示。
1、一類資源區
圖1:一類資源區電價下調后收益率變化
一類資源區雖然太陽能資源很好,但考慮到限電的影響,發電量無法達到預期水平。根據相關規定,對一類資源區的保障小時數為1500h,因此首年滿發小時數采用1400h、1500h、1600h來進行計算。
通過計算發現,電價由0.65元/kWh下調到0.55元/kWh,根據項目的發電量情形不同,項目全投資稅前內部收益下降2.1%~2.4%。
電價調整前,IRR均在8%以上;調整后若保持現有投資,則收益則在6%~8%之間,低于行業基準收益率8%。
2、二類資源區
圖2:二類資源區電價下調后收益率變化
二類資源區的資源跨度比較大,選擇首年滿發小時數為1200h、1300h、1400h來進行計算。通過計算發現,電價由0.75元/kWh下調到0.65元/kWh,根據項目的發電量情形不同,項目全投資稅前內部收益下降1.9%~2.1%。
電價調整前,IRR基本在8%以上;調整后若保持現有投資,則收益則在6%~8%之間,低于行業基準收益率8%。
3、三類資源區
圖3:三類資源區電價下調后收益率變化
三類資源區資源較差,選擇首年滿發小時數為1100h、1200h、1300h來進行計算。通過計算發現,電價由0.85元/kWh下調到0.75元/kWh,根據項目的發電量情形不同,項目全投資稅前內部收益下降1.7%~2.0%。
電價調整前,IRR均高于8%;調整后若保持現有投資,則收益則在6.5%~9%之間;首年滿發小時數低于1200h的時候,項目的IRR低于行業基準收益率8%。
二、保證收益率不變時,投資需要下降的幅度
如果以“2018年的新電價”執行項目,要達到與之前項目收益相同,項目總投資必然要下降。那電價下調后,下降多大幅度,才能保障項目收益相同?
采用8%的基準收益了為測算基礎,對保證收益相同時,不同資源區的投資下降水平進行了測算,如下文
1、一類資源區
圖4:一類資源區保證收益不變的投資下降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電價水平和首年滿發小時數,一類資源區的項目以8%的收益率進行反算,電價下調后,收益初始投資下降1.1~1.3元/W。
當項目投資下降到5.5元/W以內時,如果首年滿發小時數能達到1400h以上,一類資源區的項目幾乎全部具備投資價值。
2、二類資源區
圖5:二類資源區保證收益不變的投資下降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電價水平和首年滿發小時數,二類資源區的項目以8%的收益率進行反算,電價下調后,收益初始投資下降0.97~1.13元/W。
當項目投資下降到5.5元/W以內時,如果首年滿發小時數能達到1200h以上,二類資源區的項目幾乎全部具備投資價值。
3、三類資源區
圖6:三類資源區保證收益不變的投資下降
從上圖可以看出,在不同的電價水平和首年滿發小時數,三類資源區的項目以8%的收益率進行反算,電價下調后,收益初始投資下降0.9~1.05元/W。
當項目投資下降到5.7元/W以內時,如果首年滿發小時數能達到1100h以上,二類資源區的項目幾乎全部具備投資價值。
三、綜合分析
1、下游需要上游大幅降價
綜上所述不同資源區內,光伏項目在電價下調后要達到相同收益時,投資應該下調的幅度如下表所示。
表2:不同資源區達到相同收益時的投資下調幅度
可見,項目執行新電價時,要達到與舊電價相同的項目收益,在不同的資源水平下,總投資要下降0.9~1.3元/W,平均1元/W左右。
2.上游降價的可能性
目前,光伏系統成本中:
逆變器的成本在0.15~0.35元/W之間,造價已經很低,未來下降的絕對數值空間不大;
輔材(電纜、鋼材、水泥)和人工的成本一直處于上漲的狀況!
因此,系統成本下降主要依靠兩個方面:
第一,成本占比最大的組件成本的下降。第二,非技術成本的下降(土地、屋頂租金、送出、路條費等)
非技術成本短時間內很難下降,成本下降應該主要依靠組件成本的下降。
根據目前組件的成本構成,個人認為:
電池片、組件環節的利潤已經很低,未來組件成本的下降主要取決于利潤較高的硅料環節和硅片環節,尤其是硅料價格的變化。
考慮到目前硅料、硅片企業的訂單比較飽滿,下游應用市場的供需關系傳遞到上游大概需要2~3個月左右的時間。因此,預計硅料價格的變動需要在2~3個月以后。
目前,主流光伏組件的價格為2.75元/W左右。考慮到630搶裝因素,?630前組件價格肯定無1元/W的降幅,因此以2018年新電價并網的項目收益肯定要下降。
三、電價調整對投資企業的影響
1、對于補貼拖欠的擔憂
風電需要補貼555億元以上;光伏需要補貼500億元以上;生物質需要補貼約160億元。同時,風電、光伏的接網工程補貼需要35億元以上。總補貼額約在1250億元。而每年征收到的可再生能源附加不足700億元。
目前,可再生能源附加的資金剛能覆蓋住前6批補貼目錄中的項目所需要的補貼;2017年11月又緊急增補了6.7GW的光伏扶貧項目的補貼。
由此可見,除光伏扶貧以外,未進入前6批目錄的光伏項目補貼拖欠問題將更加嚴重。
2017年上半年,風電發電量為1490億kWh?;光伏發電量為518億kWh;預計全年風電發電量約3000億度,光伏在1000億度以上。同時考慮約650億度的生物質發電。則2017年當年來看。
2、補貼拖欠對于企業的影響
1)對央企、國企影響小
對于實力雄厚的央企、國企,拖欠補貼為“應收賬款”,對企業影響不是很大。然而,對于一些對現金流依賴程度高的民營企業則影響重大。
2)對民營企業影響大
之前跟一些民營的投資商交流,有人甚至表示希望電價降的更多一些。因為電價下調大了,補貼的占比就少了,自然倒逼上游設備制造端下降,現在上游還是有下降空間的。降不到預期價格,投資商是不會投資的。投資企業可以扛著不投資,但設備企業不能扛著不生產,價格必然下降,何況今年的產能擴的這么大。
3)補貼降低幅度低,對民營投資企業未必是好事
如果電價降的更厲害一些,補貼占比少,拖欠影響少,他們的現金就會好一些;電價高,設備價格下不來,利潤留在設備制造端。電價低,補貼占比低,投資企業更好過。
現在電價再高,對于一些民營企業來說,都是虛的,因為它們很可能死在補貼到位之前。
來源:智匯光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