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簽合同,小伙伴們都知道,條款方面不清楚容易讓自身利益受損,而在光伏行業中,不可避免的也會出現一些光伏發電合同漏洞問題,帶來極大風險。那么,簽訂光伏發電合同要注意什么呢?

Part1

消費者可能面臨逾期還款,甚至獨自還清巨額貸款的情況

購買一臺家庭光伏電站的初期投入不是小數目,譬如按照市場價8元/瓦的價格來算,裝8kw的電站就意味著要投入8萬元左右。很多消費者一下拿不出這么多錢,光伏公司會提出以銀行貸款的方式幫他們解決資金問題。

還有一種所謂的“免費裝”。這是一些不正規的光伏公司為招攬客戶,在與消費者的合同中寫明,電站是雙方的合作項目,所有權和收益權為雙方共有。光伏公司會以消費者的名義申請貸款,還說能幫消費者還貸。

不僅如此,這些光伏公司還會在合同中約定,一定期限內(譬如10年)電站的發電收入和補貼歸光伏公司所有,消費者可以從中獲得一定比例的分成。

在上述期限之后的另一段期限(譬如15年)的發電收入與補貼收入歸光伏公司所有,消費者可以從中獲得更高比例的分成。

陷入這些光伏電站購買合同中的陷阱,你將血本無歸!

揭秘:

首先,這些光伏公司可能會提高合同價,以消費者名義從銀行獲取更多貸款。再者,消費者無法確定自己家裝的光伏電站,真的就是價值8萬元的合格電站。此外,每個地區的供電局、發改委下發補貼和發電收益的時間是不一樣的,有的是按季度發,有的是半年發一次。但銀行的貸款卻是要每個月按時還的!要是光伏公司沒有按時還款,那么消費者就必須先墊付這筆款項,如果逾期,消費者的個人征信將會受到影響,以后要貸款買車買房都很困難。

陷入這些光伏電站購買合同中的陷阱,你將血本無歸!

Part2

消費者的銀行卡,可能會被用于違法犯罪活動。

有些光伏公司會在合同中約定,讓消費者辦理一張新的儲蓄卡,作為這個光伏項目的專用卡,用作申報、領補貼、領賣電收入唯一的銀行卡。

并且約定這張卡要統一設置光伏公司提供的原始密碼,卡辦下來之后交由光伏公司保管,消費者不能對新卡片做任何行為,包括凍結、注銷、停止功能、更換、修改交易密碼。

陷入這些光伏電站購買合同中的陷阱,你將血本無歸!

揭秘:

在這種模式下,光伏公司可以自由支配這張銀行卡。如果光伏公司利用這張卡片進行走賬、洗黑錢等違法犯罪活動,追究起來銀行卡的持有者,也就是消費者本人脫不了關系!這不但會影響消費者的征信,甚至帶來刑事上的風險!

Part3

消費者有可能拿不到應得的收益

前面說了,合同里會約定這張卡是由光伏公司代為保管的。由于這張卡不在消費者手上,收益、補貼什么時候到賬,消費者是不知道的。

陷入這些光伏電站購買合同中的陷阱,你將血本無歸!

揭秘:

等到消費者知道錢已經到賬,要是光伏公司故意拖延甚至耍賴不肯給,消費者就不得不通過法律訴訟或者其他途徑想要回這筆錢。

這必然要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和精力。影響正常生活不說,打官司往往會讓人心力交瘁,疲憊不堪。

Part4

消費者不得不面臨,高價回購電站的情況。

這種合同條款會約定,在合同期內如果消費者想提前買回電站的使用權,可以按照裝機容量乘以一定金額(譬如1.2萬),然后按照一定比例(譬如5%)、年限折算后一次性支付,并且管理期中光伏公司所獲收益不退還。

陷入這些光伏電站購買合同中的陷阱,你將血本無歸!

揭秘:

假如光伏公司規定管理一臺10kw電站的年限為25年,消費者在第5年時想要買回使用權,需要怎么計算這筆支付費用呢?

光伏公司可以這么算:10kw*12000元/kw *(1-5%)5;還可以這么算:10kw*12000元/kw -(20年*12000元/kw*5%),也有可能會有其他算法。

合同里的這種約定是模棱兩可的。最終執行時,光伏公司會以最利于自己的方式計算,而不是用一個市場公認的折算標準。

這種條款對于消費者而言是不平等的!

Part5

消費者將承擔光伏公司,破產清算的風險。

由于補貼和收益不一定能及時劃至消費者的卡中,而且銀行還款的金額要遠遠高于電站的各種收益,這就要求光伏公司需要先墊錢償還銀行貸款。

陷入這些光伏電站購買合同中的陷阱,你將血本無歸!

揭秘:

在這種入不敷出的模式下,光伏公司就存在資金鏈斷裂導致破產清算的風險。

一旦光伏公司進入破產清算環節,根據合同約定,電站是光伏公司和消費者共有的,那么電站就可能被納入光伏公司的破產財產,被拿去做銀行抵押或者變賣。

Part6

消費者房屋出售可能受限

很多消費者會將出租房或者自建房的屋頂拿來建電站。如果這些房子被征收或者消費者想要出售,就會面臨這種情況。

陷入這些光伏電站購買合同中的陷阱,你將血本無歸!

揭秘:

根據合同中規定,電站是消費者與光伏公司共有的,萬一買房子的人不同意繼續與光伏公司合作,那這套房子的出售將直接受到限制。

來源:光伏在線學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