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島石門寨鎮出產煤炭,燃燒煤炭取暖、做飯已經成為村民們的習慣。隨著北三鎮旅游產業發展規劃的實施和農村煤改電政策的深入人心,如今村民們的觀念開始轉變了,他們將目光對準了清潔能源——光伏發電。
取暖靠光伏發電
去年10月,石門寨鎮北河村村民劉寶貴家400多平方米的二層小樓房竣工了,這是給兒子娶媳婦準備的房子。劉寶貴盤算著:新房子采暖面積大,冬天靠小煤爐取暖肯定不行,要是在室外安裝大鍋爐,孩子們半夜還要起來填煤封火,費用高、費力氣還污染環境。于是他想到了光伏發電,花20多萬元在屋頂安裝了26.5 千瓦的光伏發電設備,同時,在室內安裝了最先進的碳纖維電地暖,成了全村低碳生活的帶頭人!劉寶貴介紹:“我這屋里安裝了分控設備,哪個房間需要取暖,就打開哪個房間,還可以進行溫度設置。”
劉寶貴家安裝的屬于“自發自用余電上網”的光伏發電設備,白天太陽能轉化的電能不僅可自家使用,余電還能賣給國家電網賺錢,目前還享受國家補貼,“現在,我們家還沒有正式入住新房,電地暖沒啟用,屋頂的光伏設備已經發電4000多度,算是見到了回頭錢。光伏發電上傳到國家電網后,加上國家的補貼,每發1度電,大約掙1塊錢。”
居家過日子也靠光伏發電
不僅是取暖,村民居家過日子也開始選擇光伏發電。家住石門寨鎮沙鍋店村的馬云權家因為做生意,用電比較多,他家也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自從家里安裝的10千瓦光伏發電設備2017年12月19日正常發電后,馬云權每天晚上都要坐在炕頭上,打開手機電站信息,查看今天發了多少電,往電網里輸送了多少電,合計一下賺了多少錢。
2月2日,記者來到馬云權家,爬梯子上到房頂,兩排發電光伏組件整整齊齊地立在房頂。“今天家里大掃除,洗衣機、電磁爐用的電都是房頂上發的。”馬云權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原來每個月都得300多塊錢電費,上個月,我家只交了130塊錢電費,其中包括100塊錢動力電。這個月不但電費省了,加上國家補貼和上傳電網賺的,一共有1000來塊錢的收益。”當初馬云權花8萬塊錢安裝了光伏發電設備,他覺得很劃算。
光伏發電既經濟又環保
如今,村里人不僅算經濟賬還算環境賬。作為主動取締燃煤鍋爐的商戶,石門寨鎮的啟華服裝店有300平方米,以前,每到冬天靠空調取暖費用太高,靠燃煤鍋爐取暖又污染環境,店主在入冬前安裝了 20 千瓦的光伏發電設備,起到了保護環境的表率作用。
光伏發電相關工作人員劉洪亮介紹:“現在老百姓的環保意識提高了,一次性投入幾萬塊錢,除了自家用電不花錢外,還能有經濟收入,更重要的是保護了環境。2017年在石門寨安裝了20多套光伏發電設備,這些設備的使用壽命最低25年。”
來源:今日海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