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蟹、雞、魚、菜…,光伏板下原來能種養這么多東西,現在這些都可以實現了,只是這一切的前提與重點就是對光伏板的改造,看你如何利用了!

01第一步:改造傳統光伏板,將原本一米多的光伏板升高至4米,把光伏板支柱間的寬度增加到10米。
02第二步:把香椿種在光伏板下。(請注意:對剛長出頭的香椿是剪枝去頭。)
03第三步,待香椿兩歲后把雞放進地里。(因為香椿長到一定高度時會被雞刨掉。)
04第四步,計算收益。一年一畝地光伏發電6萬元收入,兩個月一畝地香椿能有三四千元的收入,因為是散養,雞蛋和雞肉都被很快訂購。所以…這個絕妙的組合讓一畝地賺出了好幾份的收益。
誰說農田上無法大面積建光伏,那還是因為你不會改造!將傳統兩塊板子連在一起的雙板結構改成單板,陽光打在水稻上的陰影就小了許多,光伏板下的光照也更加均勻。
同時,光伏板遮擋掉25%的光照,水稻也能避免光照過強造成的灼傷。水稻在光伏板下待了兩年,讓老鄉對“光伏板+水稻”的組合越來越有信心了。
- 光伏種植:將光伏和種植業結合在一起,具體包括光伏蔬菜、光伏花卉、光伏苗木、光伏食用菌、光伏中藥材、光伏茶園、光伏果園、光伏林業等。
- 光伏養殖:將光伏和畜牧養殖結合在一起,具體模式有光伏畜牧(牛、羊、豬、雞、鳥類等),以及光伏漁業(淡水養殖、海水養殖及水面光伏等)。
- 光伏水利:將光伏和水利設施相結合,包括農業灌溉、人畜飲水、林業灌溉及荒漠化治理。
- 光伏村舍: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把光伏應用到農村建筑中。
1、菌菇光伏模式:
在空地種植速生植物,對廢棄資源循環利用,解決大量固體廢棄菌包的環境壓力。主要有“一地多用(三用)”模式:頂——光伏大棚發電;中間——栽培食用菌;地下——水產養殖。
2、漁光互補模式:主要有四種模式,即封閉式、開放式、飄浮式和跨越式。飄浮式的水深在七八米的時候,不可能打樁,這樣成本太高。
3、蔬菜(瓜果)光伏模式:
大棚的種類有封閉式連體連棟大棚、封閉式單體大棚、敞開式單體大棚。敞開式比較適合北方推廣,敞開的架子正好是果蔬爬藤的支撐,這就降低了成本。
4、畜禽(牧業)光伏模式:
該模式在北京周邊發展已較成熟。在張家口張北區有羊群基地,內蒙古等地還有養雞養鴨基地,和窯洞結合起來,打了很多的洞讓雞去生蛋。其類型有封閉式(牧民散養——集體規模建設分包給牧民養殖)、半封閉、半開放式、開放式等。
5、林光模式:
林光就是常見的園藝、林木、果樹,目前國家林業局對林業政策適當放開也提供了一定的發展空間,類型主要有弱光型、陰陽型花卉苗木光伏大棚,封閉式、敞開式光伏農業大棚等。
6、藥材光伏模式:
在一些地方種一些中藥材,這些藥材都可以跟光伏很好地結合,種植時間是十到十一月份種下去,在來年的三四月份挖出來。
中藥材當中,三七、鐵皮石斛、靈芝、天麻、豬苓、重樓、鬧羊花、紫參、玉竹、旱半夏、黃精、白芨、龍牙百合等喜陰中藥材適合在陰冷潮濕的山區地方種植。
來源:科技苑、農業大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