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由于國家政策補貼,在自家屋頂上安裝家用光伏電站日趨火爆,高達15%的年收益率逐漸讓一排排光伏組件在城市和鄉村的屋頂上閃耀。
可以說光伏發電的好處已漸入人心。而我們今天要講的是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電站。
光伏如何助力企業開源節流?
先來說說開源。
作為分布式光伏的一種,廠房屋頂光伏是得到國家大力支持的,所發電量無論是自用還是賣給國家電網,都能獲得0.42元每度電的國家補貼,而多余電量更能以當地脫硫煤電價格賣給電網,獲得收益。
舉個小例子,一個5KW的電站,占地面積40~50平方,每年發電量在7200度電左右,僅國家補貼就有3024元,加上賣給國家的一部分以及一些地方的補貼,收入則更加可觀。
而作為工業廠房,屋頂的面積遠遠不止這四五十平方,如果全部開發用來建設光伏電站,那么一年的收入起碼是十萬級甚至百萬級的。
再來說說節流。
一方面,光伏電站發的電能夠自己使用,能滿足企業自身的用電需求,為企業節省每年高額的電費投入。
另一方面,屋頂假設光伏電站后,相當于裝了遮陽板,能有效降低廠房的室內溫度,相關數據也證明了,裝了屋頂光伏后至少能為廠房降低4~5攝氏度。
在夏天連日高溫的天氣下,屋頂光伏發電能有效的降低廠房內的施工溫度,為企業主、企業工作者帶來一絲清涼。冬天,屋頂的光伏板還能起到保溫的作用,相較室外,室內溫度至少能提升3-5度。
也就是說光伏還能為企業節約很大一部分空調費用。雙管齊下,企業節流就是這么簡單。
一般來說,工業用地的年限是50年,而光伏電站自建設后,使用壽命能達25年以上,完全在時限內。而且電站的回本周期在6~7年,也就是說企業能享受至少十幾年的純光伏收益。何樂而不為呢?
光伏給企業帶來的其他好處
不僅開源節流,光伏還是環保的新標桿,企業安裝光伏電站之后,每年減少的污染物排放量可以達到驚人的數值,以植樹量來計算,5kW一年相當于植樹12棵,減排6.5噸,那么案例中4.6MW的電站一年就相當于種了4600/5*12=11040棵樹,減排5980噸!啥也不用做,一片小森林就出來了,還怕節能減排任務完不成?
從此給企業帶來綠色企業的美名,提高企業的影響力與提升企業形象,更能進一步吸引更多高素質人才,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保障。
另外光伏電站還有安裝周期短以及安裝方便不占多余空間的特點,只要工商業屋頂有穩定光照條件就能安裝,并網成功后,電站能運行25年以上,電網公司保證20年補貼和電價不變,長期收益非常可觀。
光伏或將成為企業標配
中國早已成為世界第一的光伏大國,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分布式與集中式光伏在近兩年發展迅猛。2016年全球光伏新增裝機70GW,至此,全球光伏裝機總量達到300GW,標志著光伏行業進入了3.0時代,而在這300GW中,中國就貢獻了34.54GW。
特別是分布光伏,也就是屋頂光伏,更是在今年上半年增速達到了2.9倍之快,可謂勢頭強勁,而工商光伏在大潮中也迎來了“光伏+工業”的好時代。
“光伏+工業”指的是企業在自家廠房屋頂或者樓房樓頂上安裝光伏電站進行發電,所發電量可自用也可并網售賣給國家,能充分利用企業的屋頂閑散資源實現新創收已成為企業開源節流的首選。
廠房屋頂光伏供電系統
巨頭們早已敏銳的嗅到了商機,蘋果、谷歌等企業均已開始投資布局光伏發電,京東更是在此前宣布將在全國百萬平米以上的物流園屋頂裝滿分布式光伏發電。
隨著北方逐步的開始供暖,霧霾勢必又會引起廣大群眾的注意,而在2014年5月,國家能源局圍繞《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出臺了配套措施,內容包含建設十二條貫穿中國東西部的輸電通道,將內蒙、山西、陜西和云南等地的電力資源向京津冀、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輸送,用以解決這些區域日益嚴重的霧霾和電力短缺問題。
目前來看,緩解的效果并不怎么明顯,而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生效,我國要履行協定中的義務,2022年,冬奧會也在逐步逼近……
因此,總理下了一個“硬任務“:在2020年前,對燃煤機組全面實施超低排放和節能改造,使所有現役電廠每千瓦時平均煤耗低于310克、新建電廠平均煤耗低于300克,東、中部地區要提前至2017年和2018年達標。
也就是說,光伏電站未來很有可能成為企業的標配,成為我國進一步減緩能源消耗與環境保護之間矛盾的重要途徑。而從收益的角度來看,光伏都是早裝更劃算的,因為2020年要實現平價上網,補貼會下調至消失,所以具備條件的企業要趕緊跟上這波紅利了!
來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