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山西陽泉平定縣郭家垴村,站在山梁上向下俯瞰,映入眼簾的是一片片“藍海”,“海浪”在陽光下熠熠閃光。走近一看,那“藍海”其實是家家戶戶屋頂上的光伏電池板兒,一塊塊兒藍色的電池板兒連在一處,依托著高低起伏的屋頂錯落有致地排列,源源不斷地把太陽能轉化為電能。

郭家垴村位于平定縣東南25公里處,山上無良田,山下無資源。為了生存,年輕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的都是老弱病殘、婦女兒童。發家致富,仿佛和這個山村搭不上邊兒。村民郭田鎖成為村里第一批“種草”的人,從中受益的他逢人就講:“那屋頂閑著也是閑著,自從裝上了那玩意兒,不僅自己家用電不花錢,還可以賣電掙錢,這電池板兒如果因自然力損壞的話,還有保險公司買單,多好的事兒啊”,自覺當起了光伏“入戶”的“代言人”。

“藍海”帶來陽光財富
村民們從郭田鎖這里看到了希望,“光伏貸”也被越來越多的村民接受,他們陸續在自家的屋頂上謀算起來。在屋頂上安裝光伏電池板兒,后來被村民親切地稱為“種太陽”。隨著“種太陽”步伐的快步推進,村民的生活也悄然發生了改變。自從有了屋頂上的發電站,便有了來自“陽光”的收入,村民王忠平既欣慰又驚奇,“我家的屋頂電站,平均1天發電量大約60度左右,1度電能賣0.98元,一年下來就是2萬元收入。”在這之前,他在外打工一年所得也就是2萬元,不僅要養活家里四口人,還要負擔孩子的學費。現在好了,除了他打工的收入外,單憑光伏發電一項就能收入2萬多元,家里的生活質量有了很大改善。“光伏發電是個好項目,綠色環保、收益穩定、不用人工成本,太陽一出來就能收錢,而且電站與國家電網直接結算,沒有中間環節,運作過程也很陽光!”村民馮軍生贊嘆道。

來源:陽泉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