嶄新的紅瓦房上安裝了一排太陽光伏發電板,家里安裝了薄薄的石墨烯電采暖片。“說起來你可能不信,幾塊板子擱在那里,不燒煤、不用氣兒,不僅解決了冬天采暖問題,多發的電量還能賣給電網賺錢!”北京市延慶區康莊鎮張老營村村民張江南說,今年春節過得格外舒心。

張江南口中“能賺錢的板子”就是屋頂上的光伏發電設備。隨著北京平原地區“煤改電”工程逐步進入尾聲,去年,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啟動了延慶山區“煤改電”方案試點工作,選取深山區、淺山區等不同區域用戶作為“嘗鮮者”,驗證7種不同電采暖設備效果以及在經濟上、技術上的可行性,為今后在山區推廣“煤改電”工作積累經驗。

張江南拿出一個小本兒,上面記錄著每天的電量情況。“從2月1日到3月15日,太陽能一共發了2018度電,自己家用了1208度,賣給電網810度。”說到這,張老漢喜笑顏開,“這賣電的價格可比自己用電的價格高多了。發一度電國家補貼0.42元、北京市補貼0.3元,上網賣一度電0.3598元,加一起就是1.0798元,從2月1日到采暖季結束43天就賣了1744塊。”

夜晚太陽能板不能發電,要用電帶動石墨烯采暖片。北京市對“煤改電”用戶實行電價優惠政策,從晚8點到早8點夜間低谷電價一度只需要一毛錢。“這43天我用了1940.5度谷段電量,合計194元,再加上每天太陽下山到晚8點的2個多小時的平段電費745元,也就是說這個采暖季基本沒花錢!”

“往長遠看,3月份采暖季過后發的電基本全賣出去,每天50度電就是50多塊錢,一個月1500多元,這一年算下來還能掙不少錢呢。”60歲的張江南臉上樂開了花。

來源:《 人民日報 》( 2018年03月25日 ?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