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塊塊藍色的光伏電板,整齊地排列在路邊,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線。這是株洲縣朱亭鎮政花村新建的光伏發電站。“參股就有分紅,多余的電就是收入,這個項目可保證穩定增收。”3月13日,75歲的貧困戶譚竹生聊到光伏電站,笑著豎起大拇。?
“只要有太陽,我家就能進錢。”說起屋頂電站的好處,炎陵縣霞陽鎮龍上村村民鄧小英的臉上露出笑容。50多歲的她患有殘疾,而她老公在多年前遭遇車禍,兩個女兒也還需要人照顧。全家的生計只能靠撿廢品和愛心人士的捐贈。

但2016年6月,龍上村50kw的光伏電站并網發電后,鄧小英一家就多了一項重要收入。在她家的屋頂上,裝有兩組占地50多平方米的光伏發電電池板。“我家電站平均每月發電量在260度左右,除自用之外,每月還能收入200多元。”鄧小英對光伏發電贊不絕口,“這個東西好得很,既能家用,還能有收入”。

越走越亮堂的光伏致富路
光伏扶貧路,越走越亮堂。光伏扶貧已迅速成為我市挖掘資源稟賦優勢、破解產業匱乏難題、實現轉型發展的一道靚麗風景,成為了貧困村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保障貧困人口持續增收、穩定脫貧的重要路徑。

來源:株洲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