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取消建設補貼,到每年持續降低補貼,“屋頂電站”回本看似拉長了時間,建設“屋頂電站”還是不是一件劃算的事?
葉青青算了一筆賬,“保守估計5000瓦的屋頂電站,一年發了6000度電,如果是常年在外工作的人,可能就全部上網。按照現在每千瓦時0.37元的補貼,一年能夠補到2220元。每度電上網賣0.41元,一年下來能賣上2460元。現在補貼和賣電的錢都能直接打到卡里,加起來一年能掙上將近5000元,保守估計6年能回本。”
如果是“自用發電,余電上網”,這筆賬又該如何算?“我們家的屋頂電站主要還是自用,目前已投運了3個月,因為天氣寒冷太陽光照射相對較少,一天大概發25度至30度電左右,最高的時候發到了30.6度電。白天主要是用自己發的電,晚上還是用電力公司的供電,這樣下來一個月發500度電,假設自己要用300度,這就省了大概180元電費,加上補貼的111元,賣電的82元,每個月可賣373元。”葉青青告訴記者。

按照一位光伏行業老將的說法,已經過去的2017年,對于行業來說,是難得的平穩的一年,很多廠家日子過得不錯。記者了解到,從1月1日之后投運的光伏電站,江西地區標桿電價降低為每千瓦時0.75元,比2017年電價每千瓦時均下調0.1元。投運的分布式光伏發電(屋頂電站),對“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全電量補貼標準降低為每千瓦時0.37元,比現行補貼標準每千瓦時下調0.0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