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問題迫在眉睫。近年來,一種新興的養老模式——光伏養老在我國農村地區悄然興起,受到來自各方的關注。那么,什么是光伏養老?光伏養老到底好不好?

“光伏養老”:利用自家屋頂的閑置資源,安裝一套戶用分布式并網光伏發電系統,一方面可以自家使用光伏系統發的電,另一方面用不完的電可以賣給國家電網,最后,系統所發的每一度電都能拿到國家補貼,補貼標準20年不變,賣電和補貼收入按月或者按季度定期打到個人賬戶,從而實現穩定的養老收益。
光伏電站的壽命長達25年,成本回收周期為5-6年,回報長達20-25年。基本滿足無勞動能力后生存問題。

以在河南省安裝一套10kW的光伏發電系統為例,初始投資約7萬元,按照河南當地日照條件來算,該系統每年發電量預計可達到12000度,假設自己不用全部上網,則按照河南0.75元/度(2018年最新電價)的上網電價來計算,則每年收益如下:
12000*0.75元/度=9000。

1)利用閑置資源,老人無需勞作
家庭分布式是利用自家閑置的屋頂資源安裝光伏電站,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只要安裝并網,立馬就能獲取收益,同時享受國家和地方的光伏補貼。
可以說,光伏組件躺在屋頂上曬曬太陽,每天就能有實實在在的收入。有了這座屋頂小金庫,爸爸媽媽再也不用下地種田啦,輕輕松松獲取陽光收益,安心在家養老!

其實,我們可以把建設戶用光伏電站當做一種投資行為。如今國家正大力支持分布式光伏,長達20年的國家補貼(0.37元/度)和地方補貼(各地不同),使得回本時間大為縮短!
我國絕大多數地區回本時間在6~8年。地方補貼力度大的地區更是5年不到即可收回成本,余下的十幾年發電收益就是穩穩地收錢啦!

屋頂光伏電站安裝好后,日出自動開啟,日落自動關停。咱爸媽不需要對光伏電站進行復雜操作,只要每月用軟布擦拭光伏組件上的灰塵,確保光伏電站發電量不會減少就好。
同時,光伏電站日常的簡單操作讓父母不再空虛寂寞,活動活動身體讓父母更顯精神!

實際案例顯示,屋頂的家用光伏電站有一定的隔熱效果。夏季,裝有光伏屋頂的室內溫度可以降低3度至5度不等,在室內溫度得到調控的同時,也能顯著降低空調的能耗!
光伏養老PK其他養老手段
據測算,光伏養老收益率保守估計在10%左右!
數據顯示,我國的通脹率在3.5%左右,也就是所有的養老產品收益率至少要大于3.5%,才能實現資產增值、實現養老功能,所以咱們就從收益率角度來對比下各種養老手段。
1)以房養老。
據《南方都市報》報道,以國內首個以房養老保險產品收益來算,如果是60歲的人去購買,百萬房產每月最多只能拿2514元,年收益率只有3.01%!事實上,自2014年北京、上海、廣州、武漢四地試點以房養老以來,均遭遇困局。北京市民政局副局長李紅兵坦言:“以房養老”遭遇冷場,反響不如預期。連房價高居全國前列的北京尚且如此,何況其他地方?
2)購買商業養老險。
以某險企保險產品為例,基本保額1萬元,選擇10年繳費每年10973元,10年合計109730元。55-60歲時,每年返還500元,60歲-終生,每年返還2000元,身故返還所繳保費。假設咱們活到90歲,則總投入109730元,平均每年只能拿到1785.7元,年收益率只有1.62%!
3)購買理財產品。
銀行理財產品:其中的保本類理財產品,其虧損本金的風險是由銀行承擔,對于客戶而言,風險較低,收益一般不高于3%。非保本類理財產品,尤其是那些宣稱收益高于10%的,客戶一般都需要用本金承擔風險,風險較大。而且市場上關于這類高風險理財產品造成的各種危害事件也屢見不鮮。
2015年1月林女士在福州某家銀行的支行辦理理財業務時。銀行工作人向她介紹一種新的理財方式,不但利息比普通的理財利率高,還能即存即取。林女士覺得利息高,可以放那,當即就存了3萬元。沒想到,一年以后,林女士“被要求”繼續存3萬元!林女士覺得事情有些不對勁。后來一打聽才恍然大悟,她被“忽悠”了,買的竟然是保險產品!
來源:戶用光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