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天氣晴好,新疆且末縣庫拉木勒克鄉巴什克其克村村民芒力克·伊斯拉木一大早就拿著抹布爬上了屋頂,仔細地把屋頂上覆了層沙塵的太陽能光伏板擦拭得锃亮。
“別小看這些藍板板,有了它,我們只要曬曬太陽就能賺上錢!”芒力克笑著說,自己不用掏一分錢,只要每個星期把這些安裝在屋頂上的太陽能光伏板打掃干凈,讓其更好地發揮作用,一年下來,就能有7000—10000元的收入。

庫拉木勒克鄉地處昆侖山腳下,是一個牧業鄉,一年四季晴天多,光照資源豐富,加之全鄉有550套安居富民房房頂閑置,發展光伏發電產業有足夠的優勢。同時,光伏電源屬清潔新能源,符合新農村發展要求。

2017年11月,鄉政府與光伏企業達成合作協議,由光伏企業負責設施、設備及安裝,并提供技術服務,牧民只貢獻自家屋頂,其他方面不出一分錢,只需平時做好日常維護。目前,全鄉像芒力克家一樣建分布式光伏電站的家庭已有105戶,讓當地貧困牧民實現了“屋頂發電,屋里數錢”。

光伏產業讓牧民“屋頂發電,屋里數錢”
示意圖來源于網絡

“按照80平方米的房屋來算,能安裝34塊太陽能光伏板,平均每小時發電9.35千瓦,一天7小時,一度電售價0.75元,一年下來能有近1.8萬元的收益?!敝苁绖傉f,光伏電出售后收益分配為牧民拿40%,企業拿60%,牧民能拿到的收益至少在7000元以上,15年以后售電收入全部歸牧民所有。

此外,因每戶光伏電管理為網絡自動化遠程管理,光伏項目實施,一并把電信光纖入戶,做到戶戶通網,讓牧民享受信息技術帶來的便利,打造數字新村。今年,該鄉還計劃完成剩余445套太陽能光伏板的安裝工作。屆時,庫拉木勒克鄉將成為巴州首個依靠光伏產業實現精準脫貧的“光伏小鎮”。

來源:巴音郭楞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