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扶貧主要是在住房屋頂和農業大棚上鋪設太陽能電池板,“自發自用、多余上網”。也就是說,農民可以自己使用這些電能,并將多余的電量賣給國家電網。
光伏扶貧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產業扶貧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民生工程。
國太陽能利用“十三五”發展規劃明確,十三五期間光伏扶貧總規模1500萬千瓦,每年約300萬千瓦,占全國年新增光伏發電裝機的20%。國家能源局、國務院扶貧辦發布“十三五”第一批光伏扶貧項目計劃,涉及14個省(自治區)、236個光伏扶貧重點縣、71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總規模418.6萬千瓦。如果按照每戶平均3個人計算,這解決的就是200多萬貧困群眾的脫貧問題,光伏扶貧效果顯著。
下面,我們就一些具體問題介紹一下光伏精準扶貧。
一、光伏與扶貧的契合點在哪里?
我國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14個連片地區,這14個集中連片區主要分布在我國的西北部地區,淮河以北省份,如青藏高原的荒漠地區、云南、四川等,特點是傳統產業占的比例大,但是發展滯后,群眾生活缺少產業支撐,根本原因是人均自然資源占有量低。
是這些地區很大一部分光熱資源較好,年均日照小時數在1200小時以上,這些地區發展光伏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
二、光伏扶貧的意義是什么?
光伏扶貧是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重要舉措,是推進產業扶貧的有效措施,是造福貧困地區、貧困群眾的民生工程。
光伏扶貧項目開啟了扶貧開發由“輸血式扶貧”向“精準扶貧”的轉變,一次投入、長期受益。從光伏產業角度看,實現了拉動產業發展、光伏應用與農村資源的有效利用。
三、光伏扶貧的實施對象是什么?
實施對象為兩類:一是無集體經濟收入或集體經濟薄弱、資源缺乏的貧困村;二是無勞動力、無資源、無穩定收入來源的貧困戶。
四、光伏扶貧的方式有哪些?
一是結合危房改造,異地搬遷等,直接在貧困戶屋頂建設時建設光伏電站;二是在貧困戶屋頂、房前屋后地面分戶建設;三是在貧困村內集中選址建設小規模分布式光伏電站,貧困戶參與分成;四是與現代農業設施結合,如觀光農業、光伏農業大棚等;五是在貧困地區建設大型地面電站。
五、光伏扶貧如何讓貧困戶受益?
一是通過扶貧資金投入,幫助貧困戶建設光伏電站,產權和收益全歸貧困戶所有;貧困村建設光伏電站,收益用于村級公益事業等支出,貧困戶間接受益;二是建設大型地面集中光伏電站和現代光伏農業,通過流轉土地、收取光伏扶貧基金、參與分紅等方式,與貧困戶建立利益聯結機制。
六、貧困村、貧困戶可享受的光伏扶貧措施有哪些?
政策方面:將分布式光伏發電電價提高到和集中式光伏發電電價同一水平;簡化光伏扶貧電站申報、審批手續,縣供電公司開辟綠色通道,以鄉鎮、村為單位進村入戶收集資料、現場勘查、制定接入方案、電表安裝并網等多個程序扁平式處理,爭取實施村、實施戶早發電、早受益。
資金方面:村級成立村級創福公司,由縣級提供貼息貸款,幫助貧困村建立村集體經濟光伏電站,貧困村可享受部分扶貧資金扶持。貧困戶自籌1/3資金,其余資金由政府扶持或社會捐助解決;特殊困難貧困戶,自籌部分資金可通過互助資金、小額貸款等途徑解決,縣財政提供貼息。
運行保障方面:縣設立光伏扶貧基金;建立光伏扶貧運維機制;為貧困村、貧困戶光伏設備購買保險,免除光伏發電后期運維的后顧之憂。
七、確定實施光伏扶貧的貧困村、貧困戶的依據是什么?
建檔立卡貧困村,均可享受光伏扶貧政策;實施光伏扶貧貧困戶的篩選是在建檔立卡貧困戶中,通過村民代表大會評議,倒排出本村最為貧困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作為安裝對象,上報鄉鎮、縣扶貧部門審核確認,并通過入戶調查的方法,防止優親厚友等現象發生。
八、光伏扶貧工程實施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哪些問題?
一是要選擇適合的貧困戶,選擇最需要扶持的特困戶是光伏精準扶貧的關鍵點;二是選擇好適合的安裝場地,可以采取多種選址方式,確保安裝戶收益最大化和扶貧效果最大化,也是減少工作麻煩的重要因素;三是選擇好安裝品牌,好的品牌可以保證發電量;四是要在適合安裝的供電線路和臺區安裝,農電整改后的臺區更適合安裝、離變壓器近的農戶更適合安裝、電量消耗大的臺區更適合安裝,同時注意光伏電站不要離主線路太遠,電損耗將影響發電效益。
九、如何防止非貧困戶冒用貧困戶指標,擠占扶貧補貼資金?
由鄉鎮、縣級扶貧部門負責把關,比對貧困戶建檔立卡信息,逐戶對申請安裝貧困戶進行資格審查,并通過到戶走訪,了解貧困戶家庭現狀。
十、實施光伏扶貧項目對場地、供電線路有哪些要求?
村集體光伏電站安裝,需要一定面積的空地、荒山、荒坡等(基本農田和生態公益林除外),四周無山體、樹木、建筑物遮擋,距離變壓器近,變壓器有足夠容量。困戶安裝光伏電站,可選擇光照好的自家屋頂,房屋周圍荒山、荒地等位置安裝;部分貧困戶因房屋結構、光照條件等不適合安裝的,可由村委會協調,集中選址安裝,安裝戶數可多可少,靈活掌握。安裝地所在供電臺區、線路應整改到位,變壓器容量應足夠。
來源:光伏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