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有一位“全國第一人”,他是我國太陽能研究領域的權威之一,在2006就建造了中國第一座并網“家庭電廠”。除了滿足全家人使用,還將2500多度電無償輸送進國家電網,他是趙春江——上海電力研究所原所長。

2000年,在日本學習了15年太陽能技術的趙春江放棄高薪工作回到家鄉上海,來宣傳推廣他的家庭太陽能計劃,但是,他的推廣在最初的時候成效并不大,為了能讓人們真實的看到光伏電站的好,他在自家的屋頂裝了光伏電站,這是我國第一個“家庭光伏電站”。
趙教授的光伏電站一共裝機3kW,他有一套專業的設備,專門用來監測太陽能電站發電量,“晴天最高一天能發17度電,一般天氣10度,一年大約能發3100度電。”這是最初監測到的光伏電站發電量。

如今,10多年過去了,趙教授告訴我們:“25年20%衰減只是定的一個標準,實際上不會有這么多,日本1973年裝的太陽能電站,2009年拆下來幾塊板子監測(36年),衰減量最多的一塊也只有15%左右。”
所以,“光伏電站能否有25年壽命?”這個問題的答案是肯定的,隨著光伏技術的發展,現在的光伏產品的發電效果比十年前提高了很多的。

趙春江家光伏電站其中三個季度的收益情況:

數據是不會騙人的,光伏電站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呢?我們用數據說話,看下光伏到底值不值得安裝。
收益
1)“自發自用、余電上網”模式(按每年自用1200度,余電上網4300度計算):
自發自用部分收益=(用戶電價+國家補貼+地方補貼)X發電量
現在國家補貼是0.37元,并且補貼20年,假設當地的電價為0.65元,當地脫硫燃煤標桿電價為0.4元,地方補貼為0.2元,地方補貼時間為5年(數據參考自上海地區)
第1年~5年:
(0.65+0.37+0.2)*1200*5=7320元
第6年~20年:
(0.65+0.37)*1200*15=18360元
余電上網部分收益=(當地脫硫燃煤標桿電價+國家補貼+地方補貼)X發電量
第1年~5年:
(0.4+0.37+0.2)X4300*5=20855元
第6年~20年:
(0.4+0.37)X4300*15=49665元
那么,一個光伏電站的總收益為:96200元
2) 全額上網電價
總收益=當地光伏標桿電價X發電量,現在Ⅲ類資源區的國家光伏標桿電價為0.75元
第1年~20年:
0.75X5500x20=82500元
上面的計算我們算出了20年的光伏電站總收益,然后減去成本就是利潤了,通過這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光伏電站給我們帶來的收益還是很不錯的。
為什么趙春江教授要辭去自己的高薪工作去推廣光伏電站呢?

趙春江教授曾說:“我小學三年級的時候,就讀完了十萬個為什么(3cm厚16本),那時候就一直在想,如果地球上的石油用完了,能源用完了,人類應該怎么辦?”
一個長遠發展觀和環保意識讓找教授不惜一切的去大力宣傳光伏,煤炭和石油是當今最主要的能源,但是這些能源總有一天是會枯竭的,而且這些能源對環境會造成很大的影響。

而光伏電站主要是利用太陽能,太陽能,是最豐富的可替代能源,取之不盡,用之不竭,光伏發電是一種清潔能源,從環保方面來說,光伏發電5kW,一年相當于種樹500多棵,5kW的光伏電站,一年的發電量換算成標準煤,相當于節約了1.7噸左右,減排二氧化碳5噸,減排二氧化硫0.016噸,減排氮氧化合物0.014噸。
所以說投資建設光伏電站作為一種投資手段值得推薦,如果您目前手頭沒有很好的投資項目,不妨多多選擇投資光伏電站,投資光伏不僅能帶來高收益還能為環保做一份貢獻。
來源:晶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