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當頭,背后是刀。

疫苗造假案引發滔天輿論,利欲熏心的商人擊穿底線,摧毀了行業脆弱的信任。但細想起來,被利益之心熏染甚至毀掉的,何止一個疫苗?

比如最近down到谷底的光伏行業。

為什么國家會在形勢最好的時候潑冷水?

根源僅僅是因為補貼?

恐怕繁榮背后一地雞毛的亂象才是導火索。

你看光伏扶貧

本來挺好的一部經,到下面被念成這樣:

1、投資亂象

? ? ? ?2、飽受詬病的招標亂象

3年前,安徽潁上招標項目轟動一時,2015年的項目,系統含EPC及售后運維的單價居然低至5.9元一瓦;而且一眾行業大佬沒能斗過“當地大企業”,一時引發大量關注。

但最后呢,也不了了之。

還有最近河南某地的扶貧招標,項目都施工完成了,招標還在進行中,不得不讓人浮想聯翩。

? ? ? ?3、令人揪心的質量亂象

好好的村級扶貧電站,一把火,沒了。

? ? ? ?更多的是電站建完了,發電量一天不如一天,組件落滿灰塵,最后成為老百姓的大型晾曬場地。

? ? ? ?既然低價中了標,自然不能用好產品,所以各種降級組件,淘汰的老舊產品,大量流向了扶貧市場——反正政府不懂的,或者你懂的。

系統設計無從談起,施工偷工減料,運維更是沒有。

2016年,央視專門做了一期節目,曝光光伏扶貧亂象——《卡了殼的光伏扶貧》,感興趣或沒看過的可以再看看。

挺好的一個事兒怎么變成這樣?

是項目理念有問題?是政策落地有問題?還是國家不支持?

還有戶用光伏,那就更亂了。

本來挺好的清潔能源推廣方式,到最后老百姓卻是這么解讀的:

不能怪大家,真是造假的騙子太多。

騙子套路深 老鄉20萬血汗錢打水漂,這是伏妹兒2016年就曝過的;

還有套牌組件賣給不懂行的老百姓。

? ? ? ?btw,說起假冒偽劣組件,那就更可笑了,套牌組件、降級組件已經很擊穿底線了,沒想到還有紙糊的組件。

到現在,大規模應用降級組件甚至已經成了行業潛規則,行業龍頭企業甚至公開售賣降級組件。

痛心。

還有施工偷工減料,最后釀成人禍的。

比如這種,大風掀翻了。

? ? ? ?這種,設備被雷擊穿了。

? ? ? ?甚至把家里電器燒了

? ? ? ?還有干完就跑不管售后的,劣質電站裝好了,錢到手了拍屁股走人,最后電站半年沒發電了業主也不知道。

擺明了欺負老年人。

……

更多的不放了。這些假冒偽劣產品流向市場,騙子賺了一時的錢,坑了老百姓的積蓄,敗壞了行業的名聲。

還有光伏貸。

各行各業都有消費貸,光伏這么大的支出,有貸款很正常,也是好事。

但最后又被人鉆了空子,變成“騙局”——江湖險惡,擦亮眼睛再“光伏貸”!

最終,被多個地方的政府警示。

山西省扶貧辦發紅頭文件:警惕零首付裝光伏電站新騙局

……

一茬接一茬,亂烘烘你方唱罷我登場,繁花似錦,烈火烹油,好不熱鬧。

到最后,劣幣驅逐良幣,鍋蓋終于捂不住了,雷霆萬鈞的新政下來,徹底消停。

如果行業是正常健康的發展著,會有這次新政嗎?

如果沒有那么多利欲熏心的人,老百姓、社會、國家確實能從清潔能源發展中各自得到實惠,會有這次新政嗎?

“利”字當頭,背后是刀。

如果眼睛里只剩了利益,忘了背后的刀,那么坑人的同時,最終也會害了自己。

放眼望去,不止疫苗,不止光伏,衣食住行哪個行業沒有所謂自己的“黑幕”?

都說是制度的問題,但制度是靠人執行的,如果人被利益之刀剜走了心,那要靠什么樣的制度才能彌補?

所以,與其質問這個社會怎么了,不如摸一摸自己的心,看還在不在。

回到光伏行業,一刀切的政策雖然痛苦,卻也給了行業痛定思痛,良好發展的契機。

大浪淘沙,只要行業里都是像下面這樣想好好做事的人占主流,堅持下去,行業就還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