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省市工商業平均電價)
為什么說工商業能夠實現平價上網?
原因從以下幾點分析:
1、光伏度電成本低于電價
2、循序使用壽命長達25年以上
3、工商業用電量大且電價高
比如某工廠平均日用電500度,屋頂面積1萬平米按照531之前補貼可能裝機容量可以多裝一些,因為有利可圖。按照531之后來說不一定非得要按照屋頂面積安裝,可以考慮以自身用電量安裝。
例如按面積計算可以安裝700KW左右,現在只要裝100KW-150K以滿足自身用電量保持光伏發電大部分自身消耗,以三類地區計算日平均500度電只需要安裝120kw就足夠自身使用。
按日均發電量500度計算70%自用30%上網,日發500度電有350度電自用,工商業電價按0.75元/度計算就是262.5元電費,30%上網按0.37元(當地脫硫沒電價)計算就是55.5元,兩項合計318元/天收益,由原來的500度電需要繳費375元/天,現在只需要繳費57元/天。
按現在的市場安裝價格一樣4年以內回收成本,4年以后電站就是純收益,所以說工業屋頂是能夠實現平價上網的。按上述方法可以對照自身用電量比例計算參照。
案例分析:
看光照資源較差地區:浙江某工業廠房為例安裝400kW光伏電站,該廠房平價電價0.86元,早上8點開工,下午18點收工,開工期間光伏用電可以全部自用,正常工作日8點之前和18點之后和休息日余量上網,以脫硫電價0.36元賣給電網公司,綜合計算自發自用比例為80%,余電上網比例為20%。
一:成本
531新政策出臺后,組件和逆變器等設備廠家下降了價格,400kW的光伏電站原材料和安裝成本可降到4元每瓦,EPC利潤也會下降,算0.5元每瓦,這樣整個系統初裝費用為180萬元。
二:收益
400kW在浙江地區,平均每年發電40萬度,自用比例為80%,按0.86元每度價格算,每年收益為27.52萬元,余量上網比例為20%,以脫硫電價0.36元賣給電網公司,總費用為2.88萬元,加起來為30.4萬元。
三:度電成本
光伏電站生命周期20年以上,加上運維的費用,算5.0元每瓦,再加上前期財務成本,總費用為240萬元,算上組件衰減,20年總發電度數為800萬度,平均度電成本為240/800=0.3元,已經低于脫硫電價。
看下圖收益對比:

自身用電比例越高回收年限就越短,如果有地方補貼地區則收益年限更短,我國中東部工商業發達。利用閑置的工廠屋頂,安裝光伏發電系統,有兩個方面高度契合,光伏發電就在企業屋頂,和用電負荷相契合,節省了傳輸成本;二是光伏發電的高峰期和企業用電的高峰期相契合,節省了峰值電費開支。

當然,對于工業屋頂的光伏電站而言,如何能夠與建筑更加深度的融合,以便滿足建筑對安全、美觀、經濟性等方面的要求,一直是其推廣過程中面臨的難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