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商務部(Ministry of Finance)于當地時間7月30日公告啟動防衛性關稅(safeguard),對太陽能電池(無論是否封裝成模塊)課征第一年25%的保護關稅。此措施飽受印度業界抗議,因此商務部又于8月13日公告將暫緩。

印度商務部賦稅研究司(Department of Revenue Tax Research Unit, Ministry of Finance, Government of India)之公告文件F.No. 354/2018 – TRI (Pt) 指出,根據奧里薩邦高等法院(The Hon’ble High Court of Orissa)申訴令的臨時指令——“將不堅持課征”,商務部在7月30日所公告實施的25%防衛性關稅,亦即防衛性關稅暫時不強硬執行。

印度的防衛性關稅在今年2月提出,7月16日公告課稅建議,7月30日由商務部公告啟動,8月13日公告暫緩。

市場影響

先前集邦咨詢旗下新能源研究中心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在印度防衛性關稅的分析中指出,25%的防衛性關稅是兩面不討好的設計,既無法有效阻擋中國低價電池、模塊繼續銷入印度,也會提高電站開發商的成本。因此,防衛性關稅將沖擊印度國內市場需求,同時也無法有效創造國內產能。

北方邦在7月31日宣布暫停1GW電站競標,SECI后續也在8月初宣布取消已完成的3GW競標中的2.4GW,只剩下ACME Solar所取得的600MW標案。這兩批競標都因“價格過低”而被取消。由于這在印度也有過先例,因此目前無法斷定是受到防衛性關稅影響。但25%的關稅對電站市場確實會造成沖擊,集邦新能源網EnergyTrend曾預估,若實施7月30日公布的貿易壁壘,2018全年需求會降至8.5~9.6GW。

防衛性關稅暫緩實施后,印度后續進出口狀況可望維持穩定水平,過剩的產能也會重新有出口空間,因此可預期印度市場的價格還會下殺。印度2018下半年需求仍有機會站上5GW,全年需求來到10GW上下,要看第三季的進口狀況而定。

圖:中國對印度出口量與印度并網量統計

印度政策的不確定性仍會影響市場氣氛,加上持續有標案被官方暫停或取消,后續需求能否維持穩定成長以達成2022年100GW的目標,還需觀望。另一方面,在印度的貿易壁壘暫時緩解之后,全球市場接下來最大的變動仍是歐洲MIP是否將如期于9月3日到期。若MIP到期后即終止,則可預期新一波的全球性價格戰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