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新政將改變中國光伏市場的發展格局,也將就此顛覆戶用光伏市場的游戲規則。

近日,歐盟委員會取消“雙反”制裁,江蘇、浙江和廣東省政策力挺發展分布式光伏,中國光伏市場迎來一線曙光的時候,一種全新的戶用光伏發展模式也吸引了業內人士、業主的熱烈關切。

它就是——安嶠(天津)光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安嶠光伏”)全力推廣的“家家富”光伏發電項目。

“安嶠家家富,大家都說好。”這是安嶠光伏在優酷上發布的一則推廣視頻上的廣告語,同時這則廣告還有農村大爺、大媽現身說法、現場簽訂合同、實時運營維護等方式進行了舉證。套用一句廣告語,大家都說好,那才是真的好。

“拓荒者”or“攪局者” 安嶠家家富比綠能寶強在哪?
“拓荒者”or“攪局者” 安嶠家家富比綠能寶強在哪?
“拓荒者”or“攪局者” 安嶠家家富比綠能寶強在哪?
“拓荒者”or“攪局者” 安嶠家家富比綠能寶強在哪?
“拓荒者”or“攪局者” 安嶠家家富比綠能寶強在哪?
“拓荒者”or“攪局者” 安嶠家家富比綠能寶強在哪?
? ? ? ?5.31新政壓頂市場蕭索

眾所周知,5.31光伏新政規定,今年安排10GW用于分布式光伏建設(注:這10GW在5.31前已用完),且明確5月31日后并網的分布式項目不納入國家補貼范圍內。近日,河北、福建和山東等地的電網公司亦發文,重申了這一“鐵律”。

而受史上這一最嚴苛的光伏調控政策沖擊,全國各地的分布式光伏市場基本陷入停擺狀態。

據不完全統計,自6月份以來,已有10余家光伏企業出現運營乏力的情況。先是青島奧博能源宣布渠道銷售人員停業放假,緊接著旭陽雷迪、中電光伏和振發能源等企業卷入“欠薪門。最近,傳來的壞消息是昆山茂迪撤廠,山東一家光伏企業無限期停工歇業。

行業政策迭變,市場一片蕭索。

方興未艾的戶用光伏市場也毫不例外地陷入“消沉”。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分布式論壇開得少了,參會的人少了,刷朋友圈的人少了,就連看太陽能小編的“千億補貼成不可承受之重光伏或迎來全面市場化“的讀者都少了。

安嶠“家家富”好在哪?

令人感到欣慰的是,現在安嶠光伏傳來了一個積極信號,戶用光伏市場出現了回暖的跡象,安裝電站和關注市場的人又多了起來。

說安嶠光伏好,“家家富”好,到底好在哪?

據安嶠光伏的宣傳海報和文案所述,“家家富”是安嶠光伏于2017年下半年在全國推出了一款與用戶共同投資、共同受益的全新合作模式。

“拓荒者”or“攪局者” 安嶠家家富比綠能寶強在哪?
? ? ? ?這一模式最大的亮點在于,業主投資2萬元,即可在自家屋頂上看到一座8KW的光伏電站,并能持續獲得25年收益。具體情況,前20年每年將獲得5000元收益,后5年每年獲得2000元固定收益。相當于用戶投資2萬元,4年就能回本,在接下來的21年內獲得9萬元的收益。

算一筆賬,投2萬元,首年回報5000元,年化收益率25%,4年即可回本。按當前市場主流價格5元/W計算,投建一座8KW電站要一次性投入4萬元,10年才能回本衡量,這個項目對用戶來說確實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畢竟,初始投資額度低、成本收回周期短、投資收益周期長,又不用業主掏錢更換組件、逆變器,以及進行運營維護,這種合作共建模式與自主投建模式相比具有看得見、想得到的優勢。

據悉,按照安嶠光伏推廣宣傳的口徑和與客戶簽訂的建站合同約定,建電站的剩余款項由安嶠光伏負責,建成光伏電站的所有權、發電收益支配權亦歸安嶠所屬。

分布式模式探討

從商業模式來看,安嶠光伏的“家家富”類似融資租賃共建模式,與彭小峰的綠能寶的融資租賃模式有一定的相似性,又有著本質的區別。

綠能寶的思路是集眾人之資,去做分布式光伏電站并獲得投資回報。舉例來說,您投了一塊光伏面板的錢,那您就享有一塊面板帶來的發電收益和電板的所有權。“家家富”項目的性質是,安嶠光伏租賃業主的屋頂,雙方共建,給業主分紅,且電站看得見,摸得著。

綠能寶之所以敗走“麥城”,敗筆在于彭小峰激進投資、管理不善,以及短債長投,如此種種因素埋下了資金鏈斷裂的隱患。坦白的說,綠能寶還有一個飽受詬病的地方,那就是投資者的資金流向缺少透明度,錢是否全部投向了光伏電站至今成謎。

饒是如此,在部分業界人士看來,綠能寶的商業模式創新仍有可圈點之處。這一模式實現了社會閑置金融資源和分布式電站的資金需求、專業運維、東西部用能需求等要素的對接,是中國最好的分布式光伏模式。

“拓荒者”or“攪局者” 安嶠家家富比綠能寶強在哪?
? ? ? ?戶用光伏“攪局者”?

中國光伏產業縱深發展,離不開技術創新,更需商業模式創新支持。光伏“去補貼”大勢已成的情況下,商業渠道和模式的創新成為市場突破瓶頸的關鍵所在。

無可否認,相對于一次性自主投資,從臺面上看,安嶠光伏的融資租賃共建模式在部分業主眼里具有“加分”選項,其市場拓展和獲客能力也相對更強一些。

從長遠來看,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將改變或顛覆行業格局。一個不成熟的商業模式,則會引發行業“開倒車”,延長行業的調整和洗牌周期。

質疑之聲剪不斷

盡管安嶠光伏“家家寶”諸多優勢,有望引領行業打破后5.31時代的市場堅冰,但圍繞其盈利模式的質疑之聲也是偶有傳出。

按業內人士估算,5.31新政之后,山東地區8KW光伏電站年投資收益已由此前的7500元降到3949元(以年發電量10000度、山東脫硫煤標桿電價0.3949元/度計算),這個收益根本無法覆蓋安嶠光伏承諾給業主的5000元分紅。不計算其他費用在內,等于每年倒貼1051元。

再以5元/瓦建站成本計算,與業主共建一座8KW電站,安嶠光伏也要跟著投入2萬元。考慮到資金的時間成本,安嶠光伏的投入與產出比將進一步拉大。

不過,據業內人士指出,目前一線組件跌破2.2元/瓦,系統跌近4元/W。如果采用降級組件、回收組件及三、四線廠商的設備,一套8KW的光伏系統也有可能做到2萬元以下成本。

此種情況下,以劣代優、以次充好、以假亂真,則會給系統的發電效率、安全性、可靠性和收益穩定性帶來嚴峻挑戰。于此衍生,恐抹黑行業形象的后果,也是行業有識之士的顧慮所在。

據業內人士測算,家庭光伏電站的收益率視各地所在補貼力度、光照資源、系統發電效率,以及融資成本等諸多指標而定,一般13-17%不等,回本周期大多為7-8年。

無補3年回本

對比安嶠光伏的4年回本,近日,河南某地的無補3年回本項目也引來熱議。

據某公司的光伏電站銷售協議書顯示,該公司推出的戶用光伏電站造價為12元/瓦,并承諾初裝費由公司分三年全部返還給用戶。客戶交齊全款并網成功后,按照7甲方7元/瓦,乙方5元/瓦進行資金分配。小心“餡餅”砸到你!

5.31導致中國光伏市場陷入沉寂,各大光伏廠商都在展開戰略調整,積極布局海外市場,大力發展儲能,內部改革管理和經營機制,不一而足。新生的戶用光伏市場在沉默中等待著爆發,各式商業模式創新也雨后春筍般的展開。

評價一個商業模式是否成功,關鍵在于看它能否給用戶帶去切身的實惠,還在于這套模式是否具有可持續的盈利性。因為,有一句話說得好,一切不以盈利為目的的企業行為都是耍流氓。

還有一句話改寫的不錯:天上會掉“餡餅”,一不小心就會“砸”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