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分布式光伏項目建設在用戶側,深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利益相關方多,因此在發展的過程中也遇到諸多問題,例如:

1)被城管當成違法建筑拆除;

2)所在地區,處于各種考慮,不允許安裝;

3)安裝后,由于各種原因并不上網。

一、光伏項目被拆除案例

1廈門集美區:屋頂光伏一律當違建處理!

近日,廈門市集美區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發布《關于商請供電部門協助查處太陽光伏發電設備建設問題的函》,認定利用屋頂建設太陽能光伏發電設施的行為一律按照違法建設處理,要求供電公司暫停對利用太陽光伏發電設備的用電申請及相關協議的簽訂。

? ? ? ?2浙江省義烏市案例

2016年3月1日至3日期間,義烏市執法局福田大隊組織人員在對北下朱三戶屋頂違法搭建的光伏發電設備大型鋼結構固定支架予以拆除,共計450平方米。

? ? ? ?2015年義烏市居民屋頂光伏發電設備發展迅猛,共有137戶安裝使用。但同時有些居民趁此在屋頂違法搭建光伏發電設備大型固定安裝支架,有些高度甚至高達4米,引起鄰里不滿。

2015年12月起福田執法大隊多次接到群眾舉報:北下朱村有用戶搭建光伏發電棚,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共有三戶用戶在未取得規劃許可證的情況下搭建支架,執法人員要求其停工并發放了限拆通知書。

福田大隊隊員告知太陽能公司執法局《關于光伏發電項目安裝問題的幾點意見》,明確未取得規劃審批手續擅自搭建光伏發電設備固定支架屬違法建設,要求太陽能公司協助用戶拆除光伏發電支架。福田大隊制定方案、精心組織、加班加點將北下朱三處光伏發電固定支架順利拆除。

2江西省南昌市案例

2016年3月,江西省南昌市王女士在她位于南昌縣澄湖東路澄湖春天小區的家中建設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建設面積約40平方米,裝機容量為5千瓦。

然而,7月11日,在王女士家人未到場的情況下,南昌縣城管委執法隊員強制拆除了建好的晶硅板框架。

? ? ? ?王女士提供了《南昌市千家屋頂光伏發電示范工程項目審批表》,南昌市能源局、南昌縣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南昌供電分公司均在該表上蓋了公章,準許建設;并由在政府備案的企業——南昌坤能科技有限公司建設。

“業主在搭建光伏發電設施前,拿了相關材料提供給物業,之后同意業主在四樓平臺處搭建設備。”南昌縣澄湖春天小區物管億家和物業公司負責人表示。

南昌縣城管委城市管理大隊二中隊負責人回應稱,“業主要在建光伏發電站前,把相關手續上交城管部門。若有關建設影響市容市貌,城管隊員依舊會依法拆除。”

在南昌,光伏發電設施被城管部門拆除曾發生過多次。城管部門拆除光伏發電設施,可能是擔心居民假借安裝光伏發電,進行其他不符合規定的搭建。

3湖北省武漢市案例

王先生的案例:

2016年5月,湖北省武漢市江夏區“陽光100”小區業主董先生花20萬元建了個屋頂光伏發電站。讓董先生沒有想到的是,屋頂光伏發電站建成第一天,就被城管拆除了,理由是這是違法建筑。

李先生的案例:

5月23日,黃陂區城管灄口中隊執法人員巡查到漢北首府小區時,發現該小區3-1-301室正在搭建鋼構違建房,準備用于光伏發電。由于李某提供的相關資料不齊全,因此執法人員責令其5月24日上午前自拆完畢。5月25日上午,武漢市黃陂區城管委聯合灄口街拆除一處用于光伏發電的違建鋼構房,拆除面積45平方米。

? ? ? ?武漢市城管局有關人士表示,雖然國家鼓勵單位和個人安裝、使用光伏發電系統,但李某在手續不全的情況下違法搭蓋鋼結構房,在自家房屋的陽臺上安裝光伏發電設施,屬于違建,必須拆除。

光伏電站合法需要滿足兩個條件:

1)光伏發電站所依托的建筑物及設施應合法。城管部門曾經碰到過有市民為了讓太陽能板采光更好,在屋頂上用磚砌起數米高的支撐體,用來擱放太陽能板,支撐體是違法建筑,對其進行了拆除。如果合法,城管是不會拆除的。

2)武漢市屋頂建光伏發電站,除了少數在單位、私房上建的,建筑物與設施所有人是同一主體,多數市民都是在公共屋頂上自建光伏發電站,按照規定,建設者應該征得其他業主同意,否則仍屬違規建設。

4河南省省洛陽市案例

上述幾起拆除案例都是2016年,且均為戶用光伏,大家彼時了解相對較少。近日,河南省洛陽市下屬縣的某單位收到規劃局的文件,該單位樓頂的光伏發電設施屬于違建,被責令拆除!

? ? ? ?二、光伏項目被禁止安裝

如果說因為建的太高,被當成違建拆除,還情有可原;然而,有的地方干脆禁止安裝分布式光伏項目

1擔心拆遷補償禁止

今年5月,保定市國家高新區管委會下發了《關于停止受理我區部分村莊申請安裝分布式光伏系統的函》([2017]高區51號)。文件提出:

由于高新區內的5個村莊確定要拆遷,部分村民為獲得拆遷補償費用,申請安裝分布式光伏系統。因此,停止受理5個村莊的分布式光伏系統申請。

? ? ? ?之前,保定周邊某縣已經發生了幾例安裝光伏電站后又進行了拆遷的案例,具體補償方案有如下兩個:

方案一:按照設備總價的80%~100%進行補償,拆除的家用光伏電站設備自行處理,可以轉賣,也可以異地安裝。

方案二:按照設備總價的1.2~1.5倍進行賠償,但家用光伏電站設備將被拆除帶走。

這兩種方案各有優劣,方案一雖然補償的少,但后續收益大;方案二雖然補償多,但不過是一錘子買賣。而且有很多地方上的小集成商利用第二個方案進行大肆宣傳,甚至忽悠稱:有拆遷計劃的城中村村民抓緊時間安裝了,這樣可以獲得補貼和拆遷補償雙重收益。

這種情況下安裝光伏電站的業主關注的不再是電站質量、售后質保和發電收益,而是什么時候拆遷給補償;利用這一點宣傳的小集成商,其產品質量也要大大存疑,在客戶自己都不關注質量的情況下,還能指望小集成商提供好產品嗎?

為了造成浪費,很多劃入拆遷的區域被停止進行光伏項目的備案。除了保定市外,全國很多其他省份也有類似的情況。

2因噎廢食式禁止

就在不久前,天津市寶坻九園工業園區就出明文規定,禁止在屋頂建設分布式光伏項目。

? ? ? ?“不作為,就不會出問題”!這種憑主觀臆斷就一刀切禁止的行為,是典型的“懶政”。

三、分布式光伏項目無法并網

1內蒙古低碳大廈被迫關停太陽能發電

位于機場路的低碳大廈,在設計之初就以清潔能源為主,供熱系統采用天然氣。大廈還自建100千瓦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供電系統,預計年發電量15萬度。

2014年,低碳大廈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建成后,向呼和浩特市供電局申請入網發電,但審批手續一直辦不下來。因為入不了網,低碳大廈每天通過太陽能發的四五百度電只能自用,周六日因為辦公樓沒有單位辦公,太陽能發的電還得關閉,白白浪費掉。起初,在低碳大廈安裝太陽能項目施工方的指導下,大廈物業還能操作,讓太陽能發電得到自用。后來,因為物業人員流動,新來的人操作不了,出現了“倒送電貼錢”的狀況,大廈自己發的電不但不賺錢,還得倒過來給供電局錢,大廈物業方不得不關閉太陽能發電。

據低碳大廈安裝太陽能項目施工方負責人向記者介紹,低碳大廈2014年建成后就開始向呼和浩特市供電局申請入網。對此,呼和浩特供電局相關人員也到現場勘查過,按照供電局的要求,大廈方還花費數萬元安裝了派接箱,但不知道什么原因,申請入網還是沒有通過。

低碳大廈用電價格每度約為0.54元,如果大廈每年發的15萬度電能夠入網或自用,將節約成本81000元。7月份,低碳大廈向供電部門交電費26327元,也就是說,大廈太陽能發電至少夠大廈用3個月。“放著節能環保的東西不讓用,不知道相關部門是怎么想的?”采訪中,低碳大廈的一些工作人員說。

2金三角光纖科技審批手續6年才辦下來

內蒙古金三角光纖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三角光纖科技)是呼和浩特市鴻盛工業園區一家集塑料光纖光纜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于一體的民營高新科技企業。2011年,太陽能光伏發電裝置的價格是每瓦22元到24元之間,企業如果自建分布式光伏發電站,國家將給予每塊太陽能板11元的補貼。項目在建時補貼先發放70%,剩余30%等項目建好驗收后再發放。看到這一紅利后,該公司開始在廠房及辦公樓上自建2兆瓦的太陽能電站。因為當時太陽能板的價格正處在高峰期,所以加上國家補貼,企業投入也達到了上千萬元。2011年,該項目順利完成。2012年,金三角光纖科技開始向呼和浩特市供電局申請并網發電,直到今年7月份,金三角光纖科技才申請成功。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起初,電站建成后因為入網手續一直沒有審批下來,光伏發的電只能自用。公司在生產高峰期,自己發的電幾乎夠用。但還是有半年的時間公司每天只能用400千瓦的電,剩余的電只能白白浪費。后來,公司因轉產,光伏發電項目只能在樓上成了擺設。

8月16日,聽說金三角光纖科技光伏發電在7月份申請入網成功,記者與內蒙古太陽能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溫建亮來到鴻盛工業園區的金三角光纖科技。因為工作人員不在,記者在電話中了解到,金三角光纖科技光伏發電手續已經辦下來了,但還沒有安電表。

“分布式光伏發電遭遇入網難是事實。而每年到協會來咨詢光伏發電上網的有一百多家,大家聽說光伏發電上網難后,都紛紛打了退堂鼓。”內蒙古太陽能行業協會執行會長溫建亮對記者說。

趙永青從安裝好設備到申請并網成功,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提起申請并網的經歷,趙永青苦笑著搖頭:“難!實在太難了!跑得我心力交瘁……還好,總算是辦下來了。”

“雖然我是內蒙古太陽能行業協會執行會長,這是我第一次見到真正意義上的光伏發電上網。可見其他一些已經建成的分布式光伏發電上網有多難。現在,市區內一些單位用光伏發電,都是單向表,也就是在光伏發電時除去自用的部分省下錢外,多發出來的電自己用不了輸入電網,供電局不但不給錢,還得按往電網輸入的電量給供電局錢。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光伏發電入網。”溫建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