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今年上半年虧損同比有所收窄,但上海航天汽車機電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航天機電,600151.SH)扭虧壓力依舊繁重。而這家產業橫跨高端汽車零部件、光伏以及新材料的企業,面對數億元的虧損,甩賣資產成為航天機電的一條出路。
界面新聞記者自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獲悉,航天機電全資子公司唐山航天智慧能源有限公司(下稱唐山航天)100%股權轉讓項目于近日預披露,預披露截止日期為10月17日。根據界面新聞記者的不完全統計,這是航天機電今年以來公開出售或轉讓的第五家子公司股權。
根據北京產權交易所官網披露的項目信息顯示,唐山航天注冊資本為1500萬元,主營分布式光伏項目的開發和投資、冷熱電三聯供的生產和銷售等。在成立運營近3年的時間里,唐山航天幾乎未能給上市公司帶來盈利。
根據財務數據,該公司今年1至8月份的營業收入為0元,凈虧損約25.48萬元。其總資產為6870.17萬元,資產負債率達78.46%。而在行業景氣度高漲的2017年,唐山航天僅實現營業收入49.43萬元,凈虧損43.58萬元,成為上市公司的一個負擔。
事實上,唐山航天的經營狀況是航天機電近些年來整個光伏板塊盈利能力走低的一個縮影。
今年上半年,航天機電實現營業收入和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33.41億元、-1.75億元。這其中,該公司的虧損絕大部分來自于光伏板塊。
航天機電的光伏業務分為光伏制造端和光伏電站建設端。在制造板塊,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9.65億元,同比下降20.65%;該業務虧損約1.50億元,較去年同期增虧約0.16億元。在電站建設端,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營收為1.28億元,同比下降36%;該業務虧損約0.38億元,較去年同期減虧約0.17億元。
航天機電的光伏產品面臨著不少困境:在自身產品方面,航天機電的電池組件轉換效率不如同行頭部企業,此外其產能規模較小,進一步降低了其競爭力;在行業環境方面,光伏產品的需求和價格均收到沖擊。因此,該公司的光伏板塊業務面臨著較大的經營壓力。
針對光伏板塊出現的較大虧損,航天機電不得不通過轉讓旗下光伏子公司股權,對業務進行收縮,試圖扭虧。
根據公告,在公開轉讓唐山航天100%股權之前,航天機電已經公告擬轉讓另外三家光伏子公司股權——上海神舟新能源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下稱神舟新能源)、上海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70%股權(下稱太陽能科技)、甘肅上航電力運維有限公司25%股權(下稱上航電力),三家子公司分別涉及光伏電池片、光伏EPC和電站建設、電站運維領域。
財務數據顯示,神舟新能源、太陽能科技、上航電力注冊資本分別為12.91億元、2.00億元、0.30億元。截至今年上半年,上述三家公司凈利潤分別為-1.09億元、-0.48億元、0.14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去年,航天機電已經通過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轉讓上海航天智慧能源技術有限公司100%股權。該子公司的接盤方為航天機電的控股股東上海航天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交易價格約0.18億元。截至今年6月30日,上海航天工業(集團)有限公司持有航天機電約4.06億股股份,占該公司總股本比例為28.34%。
此次轉讓唐山航天100%股權,經測算,僅可為航天機電帶來16萬元左右的稅前投資收益。在急需扭虧情況下,航天機電的控股股東還會再度扮演“拯救者”角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