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日,日托光伏在無錫舉行了“領先·智造·融合”無錫日托落戶達產簽約儀式暨新品發布會。

 


 

在本次活動上,日托光伏發布了基于高效背接觸技術的最新成果——全新柔性高效背接觸組件SPP Flex1.0。日托光伏首席科學家、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超高效光電學研究中心主任馬丁格林教授表示,在高效背接觸技術方面,日托光伏率先突破關鍵技術瓶頸,開發了具有行業跨時代意義的柔性組件產品,并通過優化設計,將柔性產品特有的輕質和柔性與產品性能完美適配,達到了最佳平衡點,引領了高效創新技術發展與進步。相比常規產品,全新一代的日托光伏柔性高效背接觸組件具有功率更高,更超薄、重量輕、高柔韌性、壽命長、安裝便捷等特點,具有更廣闊的應用場景。

據悉,日托光伏無錫基地現有生產項目已達產運行。作為光伏領域技術創新的先行者和鍥而不舍的堅持者,日托光伏從2012年起就在進行差異化的高效背接觸組件技術的研發,并成功地開發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高效MWT背接觸電池組件技術。

MWT是金屬纏繞穿透技術(metal WrapThrough)的縮寫,通過激光打孔、背面布線,消除了正面電極的主柵線,正面電極搜集的電流通過孔洞引到背面,有效減少了正面柵線的遮光,提高了轉化效率,同時降低了銀漿的耗量。簡單來說,就是無主柵的背接觸電極技術。

日托光伏自主開發的“MWT+”技術是國家光伏領跑者計劃明確重點推薦領跑者技術之一。“MWT+”實際上是一個平臺技術,可以與黑硅、PERC、HJT等先進技術相互疊加,同時又有進一步降成本的巨大潛力,MWT組件先進的免焊接封裝方式決定了其適用于超薄電池片,可進一步大幅降低主材硅成本。日托光伏的“MWT+”技術產品具有更高效、更高實際發電量和低成本的多重優勢,對常規技術產品具備了替代性的優勢。

 


 

日托光伏未來幾年的“MWT+”電池技術路線圖

2017年,日托光伏常規MWT單、多晶電池量產平均轉化效率分別為20.8%和19.4%,對應組件額定輸出功率(60片)分別達到300W和285W。

2018年,日托光伏將PERC(背鈍化)技術融合到單晶MWT電池中,單晶MWT+電池平均轉化效率將提高到22%以上;同時,多晶MWT電池導入金剛線切割多晶硅片,結合“黑硅”制絨方式,降低材料成本0.15元/W,多晶電池平均轉化效率提高到20%以上,單、多晶組件額定輸出功率(60片)分別達到320W和305W。

2019年,MWT單晶電池計劃導入140um厚度的超薄硅片和體鈍化技術,降低材料成本0.2元/W,同時將單晶平均電池轉化效率提升到22.5%以上;多晶電池將導入PERC背鈍化技術,電池平均轉化效率達到20.5%以上;屆時MWT+單、多晶組件額定輸出功率(60片)將分別達到320W和300W。

2020年,進一步導入無銀柵線技術,減少銀漿耗量和消除柵線遮光,單、多晶MWT+電池片平均轉化效率分別達到23%和21%以上,對應組件額定輸出功率(60片)分別達到330W和310W以上。

可見,“MWT+”不僅大幅提升了單、多晶電池和組件的轉化效率和穩定性,同時還兼容黑硅、PREC、HJT等先進工藝技術,更關鍵的是其還可以發展常規技術無法使用的超薄硅片和無銀柵線等降本提效的關鍵技術。

日托光伏的“MWT+”技術對光伏行業的迭代優化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是有利于早日實現平價上網的關鍵技術,在未來幾年內有極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和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