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7日),我國第一條專為清潔能源外送而建設的特高壓通道在青海和河南兩地同時開工。這條通道將為我國西北地區新能源開發與輸送利用開辟新路徑。

新開工的這條青海-河南正負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從青海省的海南藏族自治州開始,到河南省駐馬店市結束,線路全長1587公里,跨越青海、甘肅、陜西、河南等4省,設計年輸送電量400億千瓦時。工程總投資約226億元,建成后預計帶動電源等相關產業投資超過2000億元。

國家電網青海電力副總經理范越表示:可以匯集青海當地的可再生能源以及周邊甘肅等省的清潔電力。年輸送能力達到400億千瓦時,將有力地促進青海新能源基地的集約化開發與聯合外送消納,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特高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少占地的綜合優勢,可以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地配置能源。青海-河南特高壓工程建成投運后,年輸送電量接近鄭州市全年的用電量,可替代燃煤1800萬噸。

國家電網公司特高壓部副主任王紹武介紹,目前國家電網公司在運在建的24項特高壓工程線路長度達到3.5萬公里,已累計送電1萬億千瓦時,為推動我國構建西電東送、北電南送的全國能源輸送格局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