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能源署警告稱,全球太陽能光伏行業“超前”發展,發展速度超越了其他可再生能源。然而,如要避免氣候危機,則需要采取更重要的行動。

16日,國際能源署發布了今年的《世界能源展望報告》,其中包括了不同模式和情境下的全球能源趨勢分析和預測組合。

國際能源署表示,太陽能光伏發電在多個市場上都“超前”其他可再生能源的發展。太陽能光伏與天然氣正在徹底“重塑”電力部門。國際能源署預測,至2025年,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將超過風電項目;至21世紀30年代中期,將超過煤炭項目,成為僅次于天然氣的第二大發電技術。

裝機量項目的激增或會對全球發電組合產生重大影響,進而影響整個電力行業,這展現了靈活性的重要性。靈活性被國際能源署列為電力安全的“新基石”。

國際能源署甚至指出,解決電力組合變化的問題在全球都變的“日益緊迫”,這反過來要求進行市場改革、對國家電網進行更大規模的投資以及更多的使用需求側響應、智能計量和儲能技術。

國際能源署提出的、與清潔能源利用步伐有關的警告更為引人注目,尤其是在全球仍致力于將氣候變暖限制在兩度以內的當下。

在預測裝機量及需求時,國際能源署表示,預測值與實現氣候目標之間仍存在著巨大差距,需要對可持續能源技術進行國際能源署稱之為“系統性偏好”的投資。

簡單來說,如果要將氣候變化的影響限制在兩度以內,發展中經濟體和發達經濟體都不能再投資碳排放發電站。

國際能源署執行董事Fatih Birol指出,全球超過70%的能源投資都是政府主導的,“全球能源命運”與全球政治交織在一起。

“制定正確的政策和適當的激勵措施對于實現確保能源供應、減少碳排放、改善城市中心空氣質量以及擴大非洲和其他地區基本能源覆蓋的共同目標至關重要。”

雖然國際能源署過去提出的太陽能裝機量的絕對數值已被證明過于保守,但經合組織政府認為,能源署的整體信息質量有所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