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彝歷新年,我們要爭取光伏電站到時候能上網發電,給鄉親們獻上一個特殊的禮物”,彝族隊員前進阿別說。
這個投資187萬元,裝機容量280千瓦的光伏電站在扶貧干部的努力下,正從藍圖變為現實。作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派往高卓營鄉掛職的扶貧干部,鄉黨委副書記高銘參與了光伏電站從項目論證、勘察規劃,到資金籌措、建設招標的全過程。她預期,光伏電站投運后每年將為全鄉帶來13.09萬元的穩定收益。

(11月14日,在馬邊縣高卓營鄉,小涼山光伏扶貧服務隊隊員正抓緊進行光伏電站設備安裝調試,確保彝歷新年前發電上網,為鄉親們獻上一份拜年禮物。)
一年前,同處小涼山的永紅鄉五馬村在國家電網的支持下,建成投運了第一個光伏電站。并網發電一年多,該村光伏電站共發電23.13萬千瓦時,為村民帶來16.62萬元收益。示范帶動下,永紅鄉另外3個村整合資金也修建了光伏發電項目。從此,小涼山的鄉親們手里握著一張有穩定收入的“陽光存折”。
永紅鄉五馬村光伏扶貧電站投入使用后,帶動了周邊幾個光伏扶貧項目的相繼啟動。光伏發電在為貧困群眾帶來穩定收入的同時,也帶來管理上的一系列挑戰。光伏扶貧電站建成后,如何運營?如何管理?技術支持由誰提供?
為解決這些問題,馬邊縣供電公司從光伏扶貧隊伍中抽調專人組成小涼山光伏扶貧服務隊。

(11月14日,在馬邊縣高卓營鄉,小涼山光伏扶貧服務隊隊員正抓緊進行光伏電站設備安裝調試。)
馬邊縣供電公司總經理金曉峰表示,服務隊將在規劃設計、工程建設、并網接入、運行管管理、電費結算、補貼轉付、信息統計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優質高效服務,“通過我們的努力,真正讓群眾的‘陽光存折’鼓起來”。
幾天前的11月8日,“彝家女工匠·繡美小涼山”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精準扶貧彝繡勞動競賽在高卓營鄉舉行,全國人大代表、馬邊彝繡扶貧帶頭人喬進雙梅代表彝漢鄉親們為“小涼山光伏扶貧服務隊”授旗。喬進雙梅深情地說,光伏扶貧為小涼山脫貧攻堅帶來了“陽光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