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火電的補貼每年足額發放,從不拖欠!
什么!火電還有補貼?
當然有,而且比可再生能源補貼高很多!
而且,火電的補貼直接加到電價中,與電價一起一次性發放,不需要再單獨申請。
按裝脫硫、脫硝和除塵環保設施的火力發電機組,享受脫硫脫硝補貼。
脫硫電價加價標準為:1.5分/kWh
脫硝電價加價標準為:1分/kWh,
除塵電價加價標準為:0.2分/kWh,
上述累計為2.7分/kWh發電量(可再生能源附加只有1.9分/kWh用電量)。
根據國家財政部2012年~2016年公布的財政決算數據中《全國政府性基金支出決算表》,2012年~2016年,我國的可再生能源補貼的發放金額與火電補貼金額對比如下圖所示。

圖1:2012~2016年國家的煤電超低排放與可再生能源補貼對比
為什么要給煤電補貼?
而且還是2.7分/kWh發電量這么高!
而且是跟基礎電價一起發放,從來不會出現拖欠的情況?
煤電企業為了脫硫脫硝是付出了額外成本,為環保做了貢獻呀!
火電僅僅是低排放就拿這么高的補貼,
風電、光伏零排放,為什么只有1.9分/kWh用電量這么低的補貼?
emm......
因為火電電價低吧。
如果僅僅是追求低電價的話,那不脫硫脫硝的電價豈不是更低?
追求低電價,用不脫硫脫硝的低電價煤電豈不更好就,還搞什么環保!反正酸雨、霧霾來了大家一起承受!
如果認可脫硫脫硝煤電的環保效益的話,
為什么談論補貼時卻忽視風電、光伏的環保效益?
如果認可風電、光伏的環保效益的話,
為什么風電、光伏的補貼總量要比煤電低?而且還要求風電、光伏要跟煤電一個價?
emm......
三、水電的補貼每年足額發放,從不拖欠!
水電的電價很低,似乎沒有補貼。然而,其實我們電費中隱藏著全國人民給水電的補貼!除此之外,水電還享受稅收優惠!
1、征收重大水利基金補貼水電
2009年12月31日,財政部、國家發改委、水利部聯合印發《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暫行辦法》(財綜[2009]90號)提出設立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
該基金是國家為支持南水北調工程建設、解決三峽工程后續問題以及加強中西部地區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而設立的政府性基金。
該基金的征收標準各省不同,在0.4分~1.5分/kWh之間。其中,
14個省份繳入中央國庫的重大水利基金,納入中央財政預算管理,由中央財政安排用于南水北調工程建設、三峽工程后續工作和支付三峽工程公益性資產運行維護費用、支付重大水利基金代征手續費。
16個省份繳入省級國庫的重大水利基金,納入省級財政預算管理,專項用于本地重大水利工程建設。
2、大水電享受稅收優惠
2014年2月12日,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下發《關于大型水電企業增值稅政策的通知》(財稅〔2014〕10號),提出:
為支持水電行業發展,統一和規范大型水電企業增值稅政策,經國務院批準,現將大型水電企業增值稅優惠政策通知如下:裝機容量超過100萬千瓦的水力發電站(含抽水蓄能電站)銷售自產電力產品,自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8%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自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對其增值稅實際稅負超過12%的部分實行即征即退政策。
水電被稱作印鈔機,為什么還要全國人民繳納“重大水利工程基金”補貼水電?
補貼水電的理由是什么?
水電初期的移民投資確實非常高,而且水電也是無污染的清潔能源,大型水電肩負防洪抗旱的功能。
風電、光伏就不清潔了嗎?初始投資就不高了嗎?
僅水電一項的補貼征收就是0.4~1.5分/kWh,風電、光伏、生物質、地熱等一起才享受1.9分/kWh的補貼,后者是不是太少了?
同樣是政府性基金,為什么水電的補貼就不拖欠,風電、光伏的補貼就被拖欠呢?
emm....
當初設計補貼標準的時候,沒想到風電、光伏發展這么快,補貼標準低了。
補貼標準低了,為什么不能調整高一些?
水電要補貼,卻成為僅次于火電的第二大裝機形式;風電光伏裝機多了,為什么就被詬病:靠補貼的行業,裝機規模不能太大?
我們評價一種電源形式好壞,是基于什么標準?是補貼需求低?還是其綜合社會效益?
補貼最多的火電,裝機規模最大;
補貼第二多的水電,裝機規模第二大。
emm......
三、氣電的補貼每年足額發放,從不拖欠!
天然氣的電價也遠高于風電、光伏電價。
北京的天然氣發電電價是0.65元/kWh,北京市光伏標桿電價是0.6元/kWh;
上海的天然氣發電電價是0.7655元/kWh,北京市光伏標桿電價是0.7元/kWh.

為什么要給天然氣發電補貼?
而且天然氣的電價還高于風電和光伏的電價?
而且采用了順差電價,由國家電網按核準電價結算,從來不按“脫硫煤+補貼”分開算?
天然氣電價中,高于脫硫煤的成本,是由誰承擔的?
因為天然氣是清潔能源,當然,風電光伏也清潔......
因為天然氣的氣價太貴,當然,風電光伏的初始投資也高....
天然氣的電價機制當初就是這么定的,跟風電光伏的機制不一樣,至于為啥定的不一樣,我也不知道。
emm....
四、核電的補貼每年足額發放,從不拖欠!
2013年6月15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發《關于完善核電上網電價機制有關問題的通知》(發改價[2013]1130號),提出:
對新建核電機組實行標桿上網電價政策。根據目前核電社會平均成本與電力市場供需狀況,核定全國核電標桿上網電價為每千瓦時0.43元。
0.43/kWh的電價明顯是高于脫硫煤標桿電價的,為什么大家從來不說核電享受補貼的事情?
而且核電同樣采用了順差電價的方式,而不是按照“脫硫煤+補貼”的方式,分兩部分結算?
因為核電未來的發展潛力很大,而且核電需要的度電補貼和補貼總量也不高。
風電、光伏的未來發展潛力就不大了?
核電的發電量將來要是大了,需要的補貼總量一樣高;
?核
核電原來越貴,為什么沒人要求核電平價?
都說核電很安全,你愿意你家門口建個核電站嗎?
核廢料未來如何處理?
emm....
五、結語六問
把各種電源形式的補貼捋一遍可以發現:
煤電享受2.7分/kWh發電量的補貼,現在每年需要的補貼資金超過1200億元;但煤電的電價采用順差電價,電網從來不會按“基礎電價+補貼”兩部分跟煤電企業進行結算,所以補貼從來不會拖欠。
被稱為印鈔機的水電,享受0.4~1.5分/kWh用電量的補貼,采用了政府性性基金的方式,從來不被拖欠;而且還享受稅收的優惠!
天然氣發電的核定電價高于風電、光伏電價,采用順差電價,電網從來不會按“脫硫煤電價+補貼”兩部分跟天然氣發電企業進行結算,所以補貼從來不會拖欠。
核電的核定電價高于風電、光伏電價,而且由于對安全的要求,價格越來越高;采用順差電價,電網從來不會按“脫硫煤電價+補貼”兩部分跟核電發電企業進行結算,所以補貼從來不會拖欠。
只有風電、光伏、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這么多電源形式,可再生能源基金附加只有1.9分/kWh;電網按照“脫硫煤電價+補貼”兩部分跟發電企業結算,補貼一直被拖欠!欠錢的單位還振振有詞:
誰讓你們發展那么快!
風電、光伏是靠補貼發展起來的行業,企業騙國家補貼!
由于個人的專業水平、知識和眼界有限,我有幾個疑問,希望政府等相關部門或專業人士,能給予資金被拖欠的可再生能源投資企業一個合理的解釋。
一問,我們不是要實現能源轉型嗎?風電、光伏等可再生能源不快速發展,怎么盡快實現能源轉型?
風電、光伏電價中高于脫硫煤電價部分,與其說是補貼,不如說是對于清潔能源的一種獎勵。不然,脫硫脫銷的煤電為啥享受補貼?
二問,為什么沒有人去追究火電、水電、氣電、核電享受的補貼,而單單盯著風電、光伏的補貼呢?
三問,為什么火電、氣電、核電都采用了順差電價,補貼跟基礎電價一起發放,而風電、光伏就必須分兩部分發放呢?
四問,同為清潔能源,為什么沒人要求氣電、核電平價上網,而單單要求風電、光伏的平價上網呢?
五問,德國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能提高到0.5元/kWh以上,為什么中國0.019元/kWh的可再生能源附加不夠用了就不能提高了呢?
六問,為什么國家對別的電源形式的環境效益、高投資都認可,都給予補貼,而且不拖欠,但一談可再生能補貼,就忽視其環境效益和高初始投資,補貼就成為不可承受之中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