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道長達20分鐘,小編羅列了幾個重點,供大家更簡便的了解。
背景:
光伏行業在531之后需求下滑,整個產業鏈價格下降。11月2日,國家能源局召開的關于太陽能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成果座談會上釋放了明確的政策轉暖信號,行業信息增加,相關公司股價大漲。
報道介紹和分析了四個方面內容:
1、光伏上游:企業滿負荷生產擴產能降成本
自531光伏政策出臺后,上下游產品價格均大幅度下滑,成本高的多晶硅產能只能關停。
重點介紹了通威股份,通威包頭有2.5萬噸高純多晶硅項目已投產,樂山的2.5萬噸高純多晶硅也將在年底投產。
通威現在多晶硅的成本有望降到4萬元/噸,從整個行業來看,7萬元/噸以下多晶硅成本大概10%,8萬元/噸以上的占比超過六成
電池片成本1.2元/W,2016年電池成本在2.6元/W以上,短短兩年價格就下降了一半多。
從光伏上游硅料的成本來看,保利協鑫新疆基地6萬噸多晶硅項目近期已開始投產,通威股份后期有5萬噸新產能投產。多晶硅龍頭企業產能不斷提升,產能不斷下降,而二三線企業由于成本高,可能逐步退出市場。
2、電池組件競爭激烈龍頭企業擴展海外市場
重點介紹了天合光能,天合光能董事長高紀凡認為:國際市場布局的,創新能力比較強的,整個資產狀況、資產負債率比較低的,受到的影響比較小。一些規模小的,沒有市場能力的,加上技術裝備小和低的企業,受到的壓力大,甚至有些企業已經停產。
從整體來看,國內從事電池組件的公司較多,競爭非常激烈,毛利水平較低。
從價格來看,普通多晶組件在1.8元/W左右,普通單晶組件在2元/W左右,單晶PERC組件在2.2元/W。產品效率越高,毛利越高。
531新政后,大型企業依靠規模效應總體影響較小,但競爭力較差的中小企業只能關停,甚至破產倒閉,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
3、補貼退坡項目擱置企業期待新政轉暖
531新政之后,光伏補貼大幅度減少,造成企業沒有投資動力。
項目回收期變得更長,很多項目都擱置、觀望。11月2日的座談后給了投資企業新的希望,期待新政策到來可以項目重啟。
企業對于政策寄予的希望是:今年年底以前,國家出臺對于分布式能源光伏屋頂的政策,基于支持的背景下,我們能夠可持續發展。
4、尋找光伏板塊中的投資機會
新政后光伏國內需求與價格大幅度下降:
531發生了什么:
①年中下調5分錢;
②2018年指標不再新發(指標意味著補貼)。
政策出臺的核心背景:
光伏補貼是通過可再生能源附加來轉移支付的,每年我們收到的光伏補貼在400億到500億之間,到2017年年底,我們需要支付的光伏補貼在700億左右,會有缺口的存在。而缺口在短期內補不上來,所以能源局就踩了一下剎車,對2018年新增裝機的核準就減少了。
11月2日座談會釋放出四個信息:
①光伏補貼延續到2022年;
②光伏補貼的同時推進平價上網的路徑;
③年內會出臺相應的政策,包括2018年指標會新增核發下來;
④對戶用光伏要作單獨的管理。
對于光伏板塊中的投資機會,安信證券電力及新能源首席分析師認為:
從長期的前景來看,在531之后整個光伏的系統已經降低30%左右,國內的部分地區已經接近于平價上網,所以光伏行業的前景是非常光明的。等到市場的需求上來,整個行業的毛利率可以維持在穩定的水平。光伏產業上游格局清;中游技術迭代快,關注高效化與低成本。
小編語:從整個分析來看,目前光伏行業特別是戶用光伏還是依賴政策的,希望2019年的光伏政策能盡快出來,給執著堅守的光伏人予以鼓勵和指導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