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由中國改革報社《能源發展》周刊、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聯合主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指導的“2018能源年會暨第四屆中國能源發展與創新論壇”在北京召開。本次論壇以“變革融合,開放創新”為主題,旨在加快科技創新成果的市場化應用,引導能源行業產業鏈深度融合。在頒獎盛典上,國能日新榮獲“2018年度優秀清潔能源綜合服務商”殊榮,執行總裁周永先生榮獲“2018年度中國能源精英人物”稱號。

國能日新自2008年創立以來,始終服務并推動能源智慧、綠色發展,致力于讓更多人用上高效、低價的清潔能源。經過10年的奮斗,國能日新已取得突破性成就,功率預測系統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領跑行業。

創新驅動發展

創新是驅動能源行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更是國能日新發展的驅動力。10年來,國能日新不斷攻破難關,自主研發核心關鍵技術,非常注重人才創新和技術創新,廣泛吸納優秀創新型人才,70%為技術研發人員,擁有多年的技術經驗和實踐經驗。同時,國能日新業務不斷拓寬,逐步向儲能、微電網以及售電領域進發,走出了一條新能源全產業發展的創新道路。

服務贏創明天

作為一家新能源軟件及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服務質量就是經營的前提。國能日新始終把客戶服務放在第一位,秉持客戶至上的價值觀與經營理念,持續為客戶提供新能源智能化整體解決方案,優質的服務多次獲得客戶的贊揚與肯定。

“發電側儲能智慧管理系統”的創新研發

儲能被認為是解決新能源棄風棄光和消納困難的關鍵技術,前景被廣泛看好。目前,儲能在用戶側的應用較多,而在針對新能源功率輸出平抑、計劃出力跟蹤等新能源發電側的應用場景相對較少。因此,國能日新依據服務的2000家新能源場站數據創新研發了“發電側儲能智慧管理系統”,更精準地預測發電量和儲能容量。

會上,國能日新副總裁范華云發表演講,他認為,提高收益是新能源場站的最終目的,而影響收益的關鍵因素有三點:一是棄風棄光問題;二是考核罰款問題,西北新版“兩個細則”已進入試運行階段,這可能會導致罰款比之前更加嚴重;三是電力交易問題,新能源場站參與電力交易,并不一定能得到很好的收益,甚至可能因預報的發電量與交易的發電量差異大而罰款。很多場站非常明確可以通過儲能獲得更多收益,但對于如何提高收益以及能夠提高多少收益卻是模糊的,國能日新研發的“發電側儲能智慧管理系統”把與儲能相關的功率預測、AGC、綜自系統數據進行收集,根據棄風棄光、雙細則考核-短期精度、雙細則考核-超短期精度、電力輔助交易、電力交易等策略和回歸、迭代插值、神經網絡、內部收益率(IRR)等算法,來預測某個場站儲能的需求量、充放電策略、充放電速率、充放電時間和充放電量,分析場站獲得最高收益的指標。


國能日新副總裁范華云做主題為“發電側儲能智慧管理系統”演講

相比于其他儲能系統,范華云指出,“發電側儲能智慧管理系統”達到了技術領先,具有迭代升級和兼容性好等明顯優勢。系統擁有云計算架構,可以預留電力交易、電力輔助服務等接口,而且可以進行定期升級;同時,系統兼容性極強,可以與市面上的任何一家設備兼容使用。對于系統未來的應用方向,范華云表示,該系統可以獨立提供儲能整體解決方案,可以與儲能設備廠商配套提供儲能整體解決方案,也可以增加到現有的系統當中,助力場站實現更精細化的管理。


國能日新執行總裁周永對話現場

在“多能源互補與清潔供暖”為主題的對話中,國能日新執行總裁周永發表講話,他認為,儲能是多能源互補的基礎,應用前景非常廣泛,發電側、電網側、用戶側都離不開儲能,國能日新在這幾方面都有大量的數據服務做支撐。在發電側,能夠為業主制定發電計劃和收益分析;在電網側,能夠為電網做全年的新能源電力消納計劃;在用戶側,能夠為用戶精準預測交易發電量,從而提高收益,減少罰款。未來,國能日新將用更高效的服務,更精準的數據為用戶帶來收益,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