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類電站涉及指標等因素,電站多分期建設。分期建設過程中,部分升壓站的中壓母線段的消弧設備,在本期建設時,對后期建設考慮不足。易引起后期建設時,消弧設備及相應的中壓開關的重復投資。


本文結合某項目的建設情況。對二期的電容電流進行核算,以判斷二期項目是否需增設消弧設備。
某風電場一期工程35kV集電線路全部采用電纜;二期工程的集電線路擬采用電纜。電纜工程量見下表。

其中一期工程的電容電流計算,參考規范值進行計算。
規范方法一:即根據傳統《電力系統設計手冊》P191的附表進行取值,計算。
規范方法二:即根據傳統《電力工程電氣設計手冊(電氣一次部分)》P262的附表進行取值,計算。
理論方法:參考歷史文章《電纜電容電流的數值計算方法》相關方法。
則,上述各種方法計算結論如下:

可以看出:
1)方法一的計算值最大,根據計算對比發現:如采用理論方法計算時,如電纜的絕緣材料取“粘性浸漬絕緣”時,與方法一的推薦的單位電容電流接近。隨著國內電力裝備技術的大幅進步,與原規范編制時相比。目前國內中壓電纜的絕緣材料多為“交聯聚乙烯”;
2)方法二根據規范說明為“估算”,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其估算時忽略了電纜截面的因素,如電纜清冊中電纜大部分是小截面電纜,則計算值偏小;反之,則偏大;
3)采用理論方法計算的風電場終期電容電流為95.15A,小于方法一的一期計算值95.29A;
4)考慮到不同設計單位的計算方式的差異,如一期采用方法一,則二期項目不需要增設消弧設備;如采用方法二,則需配置。
本文僅供參考!因水平有限及時間倉促,文中錯誤在所難免,歡迎批評指正!
歷史文章的閱讀方法:
關注本微信公眾號后,回復:
24 查閱:《電纜電容電流的數值計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