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光伏531新政、新能源補貼拖欠等多重因素導致行業陷入階段性低谷。但得益于光伏企業凝心聚力,始終以科技創新提質增效,光伏發電依然是替代傳統能源的最佳方案,前景廣闊。

展望全球,2018年雖然國內光伏市場有所下滑,但全球光伏新增裝機量仍然保持了增長態勢。自2018年11月份以來,光伏行業全面回暖:

習近平總書記在民企座談會上單獨指示新能源產業的發展;國家能源局召開光伏產業專門會議;國家能源局明確可再生能源配額制自今年1月1日起實施考核等,這一系列有關光伏發電的重大利好消息,讓光伏人相信光伏行業會在2019年復蘇,回到良性發展軌道。

2019年1月4日,第六屆中國光伏年會暨2018分布式能源創新應用大會在蘇州皇家金煦酒店隆重召開,協鑫(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朱共山出席會議并作開幕致辭。他認為,光伏行業在2019年會逐步迎來復蘇,回歸到理性、健康有序發展的軌道。2019年是光伏發展的“非補貼”元年,中國光伏站在新起點上再起航的時代才剛剛開始。

華夏能源網將朱共山的發言編輯如下(內容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以供讀者閱讀:

在國內外部環境復雜嚴峻的情況下,需要行業企業、行業組織形成凝聚力,與國家政策主管部門強化溝通,為光伏這一利國利民的綠色能源營造更加良好的行業環境。

首先,盡快妥善解決較為嚴峻的存量電站補貼拖欠問題。大量的補貼拖欠,讓光伏企業尤其是民營光伏企業面臨巨大的現金流壓力,發展難以為繼。盡管光伏去補貼,步入完全市場化的競爭之路是必然趨勢,光伏企業也特別理解國家目前處在經濟下行壓力之下的一系列困難。

光伏行業也一直在為擺脫補貼,走向平價而努力,但在光伏“非補貼”元年開啟和光伏平價上網曙光到來之前,懇請國家能夠從推動光伏產業鏈健康發展,從國家能源結構調整,推動綠色發展方面考慮,盡快妥善解決補貼拖欠問題。

其次,盡快引導降低光伏非技術成本。光伏平價上網的瓶頸不僅是技術進步和上游制造業成本降低這兩個因素。中國光伏上網電價仍然遠高于國際先進水平,主要受到土地稅費、融資成本、棄光限電等光伏非技術成本的制約。

解決光伏非技術成本過高的難題,希望行業的呼聲能得到社會各界及政府的關注,算好國計民生的大賬,破除部門壁壘和地區壁壘,實現公正的市場化,使新能源真正體現技術創新優勢,在價格上形成更具競爭力的局面,逐步實現綠色替代,與眾多能源協同發展。

再者,注重培育和形成光伏平價上網示范,在全國范圍內由點及面逐步推廣實施。“十四五”期間應以發展光伏平價上網基地為主。光伏平價上網基地項目對光照、土地、融資條件、電力接入與消納等方面均較為敏感,希望國家能源局、地方政府能統一組織規劃、規模化開發,嚴格控制非技術性成本,讓平價基地能在一定時期內享受固定的電價,比如以項目所在省脫硫燃煤標桿上網電價或當年平均交易電價為基準,略高于當地燃煤上網電價,鼓勵帶動光伏新技術、新產品的在基地上應用。同時,也希望政府盡快推進綠政落地,推動光伏行業的發展。

2019年,能源互聯網風起云涌,智慧微網遍地開花,多能互補加儲能等構成了新的能源大生態,光伏產業將與其他綠色能源形式并行發展,與傳統能源和諧共處,更溫和地參與和推動能源變革進程。

一是,要跳出光伏看光伏,跳出光伏談發展,特別是依托“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發展光伏。以全球能源互聯網為核心,清潔主導、電為中心、互聯互通、共建共享的現代能源體系正在加快構建。而全球能源互聯網的實質就是“智能電網+特高壓電網+清潔能源”。其中,以光伏為代表的清潔發電,基于大容量儲能而形成的風光伏一體化等關鍵技術、裝備、模式創新突破是重中之重。

在西部建設大型的風電、光伏發電基地,用特高壓輸送到中東部地區加以消納,加上特高壓的過網費,價格仍然可以比火力發電更低。因此,在光伏逐步走向平價,迎來大規模應用時,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重視光伏發電的平穩性問題,需要與智能電網、多能互補、電力儲能等形成更加完善的體系,催生新的市場領域。

二是,高度重視光伏+儲能,實現基于儲能的風光儲、產業生態體系重塑和應用創新。化石能源終有一天會用盡,而太陽每天都會升起。儲能技術的突破與應用,與綠色能源的發展形成了顯著的“互補效應”,加速推進能源開發利用方式實現根本轉變,推動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成為新一代電力系統的主力電源。

當前,儲能產業正乘政策支持、市場與技術進步的東風,進入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開啟能源轉型變革的新紀元,逐步進入大幅普及與多場景應用,催生新經濟,新生態,新模式,為光伏的發展補上了短板,插上了翅膀。

三是,高度重視海外市場,在更深入地擁抱“一帶 一路”的同時進一步實現抱團出海。光伏的中國力量已不僅是在制造領域,更隨著中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裝機市場,培育出了具備國際競爭優勢的光伏發電綜合服務商。海外光伏電站市場的商機已經展現,但必須認識到能源工程類輸出有別于產品銷售,對一個輸出國的產融結合、產業鏈合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光伏企業加快由國內業務為主向國內與海外業務并重轉型的過程中,企業與企業之間,企業與金融機構、產業鏈伙伴之間,更需要抱團出臺,形成中國合力,開辟更大的國際市場空間。

2019年注定是光伏行業轉型變革,步入市場化成熟期的元年。雖然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但只要光伏企業攜起手來,凝心聚力,肩負責任和擔當,更努力地突破技術邊界,創新發展模式,一定能夠重塑產業新生態,共創光伏行業的美好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