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9年1月的到來,馬來西亞將要進行第三輪大型光伏項目(LSS)的招標,屆時將宣布500MW光伏項目的詳細信息。

據報道,馬來西亞能源部長在去年11月表示,政府將于2019年向社會公開招標光伏裝機容量總計500MW的第三輪大型光伏項目(LSS),單個項目光伏裝機容量為1-30MW,預計項目總額為20億林吉特(33億元,以下匯率參照1人民幣=0.6馬來西亞林吉特)。同時政府希望到2025年將可再生能源的比例提高到20%,這表明需要建設更多的大型光伏項目(LSS)。據悉,馬來西亞政府會定期舉行500MW大型光伏項目招標,在已經招標的兩輪LSS招標中,累計光伏裝機容量為958MW。目前已有裝機容量為32.5MW的3個項目開始了商業運營,其他項目在2018年底到2020年之間也陸續投運。

近年來,馬來西亞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發電項目,實行了大型光伏項目(LSS)、電力回購(FiT)、凈電計量(NEM)以及綠色投資免稅(GITA)等一系列政策,到2018年底馬來西亞累計光伏裝機容量為382MW。然而受到補貼資金壓力與當地政策調控等影響,馬來西亞光伏市場未出現爆發式增長,馬來西亞可再生能源僅占全國發電量的2%。據了解,馬來西亞政府已于2017年底取消了FiT新入網申請,光伏補貼額度也逐漸減少,由2011年開始的1.34馬幣(2.23人民幣),降至2018年的0.33-0.5馬幣(0.55-0.83元)。


相較于馬來西亞本土的光伏發展,馬來西亞光伏制造優勢更加突出。由于馬來西亞與歐美多國的簽有互惠貿易協議,從當地出口,可規避中國面臨的高額稅收壁壘。

憑借其較為低廉的人力、完善的基礎設施以及穩定的投資環境,馬來西亞在全球光伏產業供應鏈中被定位為代工制造的角色,已經是繼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后第三大的電池片和組件產地,擁有相對完整的產業鏈。當地所生產的光伏產品有超過90%以上外銷至歐、美和亞洲等地區。目前已有許多光伏企業在馬來西亞設立工廠,做為外銷出口的基地,據IEA 2018年中期數據顯示,預計2018年馬來西亞光伏企業電池片產能達到6GW,光伏組件產能為7.4G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