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試驗示范到縱橫千里
2006年8月,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開工。再往前追溯,2004年2月9日的中國經濟時報報道:“2003年出現了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拉閘限電,局部地區經濟發展遇到了‘瓶頸’;2004年,全國供需形勢仍然緊張,總體缺額同2003年大體相當。”這一年,國家電網公司全面啟動特高壓發展戰略。
中東部是我國經濟發達地區,也因而是用電負荷中心。為滿足電力供應,東中部曾建設大量火電廠,每年鐵路運煤超過20億噸。
2010年7月8日,±800千伏向家壩—上海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正式投運。那年,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那個炎炎夏日,世界各地的游客用上了來自2000千米外的清潔電。

2012年、2014年,±800千伏錦屏—蘇南、溪洛渡—浙江特高壓直流工程相繼投運。四川的水電源源不斷送往華東地區,滿足當地電力負荷增長需要。
我國西部、北部能源資源富集,負荷中心中東部一次能源匱乏的命題,有了一種新的解答方式。
今天,我們俯視地圖,已經投運的國家電網“八交十直”特高壓,起點多位于能源資源豐富的地區,而落點均在東中部地區——這些地區集中了我國70%以上的電力消費。特高壓縱橫千里,使全國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成為可能。
國家電網已成為全球并網規模最大、電壓等級最高、資源配置能力最強的電網,也是過去20年來全球唯一沒有發生大面積停電事故的特大型電網。
新的工程在建設,更多的成果在共享。2018年年底,國家電網公司發布全面深化改革十大舉措,第一項便是在特高壓直流工程領域引入社會資本。特高壓建設將融入更多新的元素,與社會關聯更密切。

從電壓等級跨越到推動能源轉型
2012年,我國并網風電裝機容量突破5000萬千瓦,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風電裝機大國。而這年冬天,我國1/4國土面積上約6億人受到霧霾影響。這兩件事,看似獨立,實則互有關聯。
2013年9月,國務院發布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提出加快調整能源結構。8個月后,國家決定加快建設包括“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12條重點輸電通道。2014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把轉方式調結構放到更加重要位置。
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了“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更加表明了我國清潔發展的決心。幾個月后,2016年全國兩會上,“特高壓輸電”作為“十三五”規劃重大項目,寫進政府工作報告。
沿著這個方向,包括大氣污染防治“四交四直”在內的特高壓工程加快建設。2017年年底,“四交四直”特高壓全部投運,華北電網初步形成特高壓交流網架,京津冀魯新增受電能力3200萬千瓦,長三角新增受電能力3500萬千瓦,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硫96萬噸、氮氧化物53萬噸、煙塵11萬噸。
特高壓一頭連著西部、北部清潔能源開發利用,一頭連著東中部能源消費轉型,已成為綠色發展的重要途徑。
2017年年底,我國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裝機分別達到3.4億、1.6億和1.3億千瓦,均為全球最大規模。清潔能源的消納,涉及電源、電網、用戶、政策、技術等諸多方面。作為電力輸送“高速路網”,特高壓在消納清潔能源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在我國北疆,內蒙古的能源轉型升級早在2009年其被確定為千萬級風電基地時便可見端倪。“四交四直”特高壓工程中,1000千伏蒙西—天津南、錫盟—山東交流工程,±800千伏錫盟—勝利、上海廟—山東直流工程,將蒙西豐富能源資源所轉化的電力,源源不斷送往華北負荷中心。
特高壓送的是電,給送端留下的是效益,給受端帶來的是更高綜合效益、更清潔的能源消費方式。
從攀登科技高峰到全方位走出去
2012年,“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此前一年,1000千伏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交流試驗示范工程獲第二屆中國工業大獎。
2018年1月8日,“特高壓±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2月9日,向家壩—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范工程獲第五屆中國工業大獎。
2014年10月,一條展現“中國創造”的形象片亮相美國紐約時代廣場,特高壓電網出現在短片中。此時的巴西,美麗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一期工程已開工建設。這是我國特高壓“走出去”的首個工程,將美麗山水電站的清潔能源輸送到巴西東南部經濟發達地區,均衡當地電力供需。在“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中,巴西美麗山±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項目吸引了參觀者的目光。
依托特高壓工程,國內電工設備制造企業具備了國產化的研制基礎和生產能力。巴西美麗山水電特高壓直流送出項目,均采用了特變電工、西電集團等上下游企業生產的直流輸電設備。我國電工電氣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不斷增強。
我國在世界上率先建立了由168項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組成的特高壓輸電技術標準體系,成功推動國際電工委員會成立特高壓直流和交流輸電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均設在中國。我國在國際電工標準領域的話語權顯著提升。
十年砥礪奮進,揚帆再度啟程。站在新的起點上,特高壓將向著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續的目標發展,在能源轉型中不斷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