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在定安縣定城鎮龍嶺村沙洲村民小組,貧困村民葉育海看著魚塘上的光伏發電板高興地說:“廢棄多年的魚塘建成了‘漁光一體’光伏扶貧項目,水上光伏發電,水下養殖魚蝦,我們脫貧有希望了。”
葉育海眼前的這一片魚塘約750畝,曾因長期無人管理,漂滿垃圾。
“2001年前后,一個水產公司承包了這片魚塘養羅非魚,承包期為30年。最初,公司效益很好,聘用了不少本地村民,帶動了村莊的發展。”龍嶺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陳明標介紹,2011年前后,因經營效益不好,水產公司不再投放魚苗,解雇了所有員工,魚塘開始被廢棄。
2018年4月,定安縣有關方面與承包魚塘的企業協商,收回了魚塘的使用權,并決定和蘇州協鑫新能源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鑫公司)在此合資建設“漁光一體”光伏扶貧項目。
據了解,該光伏扶貧項目規劃占地面積750畝、總裝機容量35兆瓦,計劃投資2.1億元。其中,定安縣政府投入扶貧資金1500萬元,定城鎮政府投入扶貧資金101萬元。項目建成投入運營后,定安將每年從項目收益中提取350萬元,為1166戶貧困戶每戶每年發放分紅3000元,持續分紅20年。
“剛開始,聽說要建‘漁光一體’光伏扶貧項目,許多村民擔心光伏發電板會產生輻射、污染環境,不同意。”陳明標說。
針對這一情況,定城鎮政府組織鎮干部、村“兩委”干部和貧困村民代表共20余人前往昌江黎族自治縣叉河鎮唐村考察該村的“光伏+種養業”發電基地,讓大家現場了解光伏發電的特性及經濟效益。
“經過考察,大家認識到,光伏發電非常環保,沒有污染。在魚塘上建設光伏設施,能做到發電、養魚兩不誤。”陳明標說,村民們消除了顧慮,“漁光一體”光伏扶貧項目隨即動工建設。
據了解,目前,該項目一期已建成,實現并網發電。“‘漁光一體’光伏扶貧項目實現了新能源產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同步發展。”該項目總設計師顧躍峰介紹,項目二期建成后,協鑫公司將邀請水產養殖專家進行技術指導,制定一套具體的水產養殖方案,帶動周邊村民發展水產養殖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