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SNEC展會,最熱的詞是:多晶與單晶、戶用光伏。這兩個熱詞對應的兩家企業分別是隆基光伏和晴天科技。這兩個熱詞一個對應著制造端,一個對應著應用端。
在制造端,單晶這一新興技術路線的崛起打破了過去兩三年短暫的市場平衡,使得多晶產業鏈上的制造企業從舒適區中醒來,開始新一輪的技術創新,如金剛線切割、黑硅技術、PERC多晶,價格混戰已經發生并且還將繼續。新技術的應用使得單位面積的發電量在增加,組件價格不斷下降,投資回收周期縮短,中國戶用光伏市場具備了啟動的可能性,在河北、山東、浙江、江蘇等省份,農村戶用光伏已經初露崢嶸。
單多晶之爭我們留待以后再說,今天重點談中國戶用光伏市場。
晴天科技已經成為了農村戶用光伏的一個傳說,盡管他們很低調,基本不接受媒體采訪,但傳說已經在江湖流傳。
晴天科技官方網站上公布的數據是2016年底銷售額突破3個億,2016年12月單月工程安裝量突破1000戶,到2017年2月21日,在職人員超過2000人。通過與行業內交流,了解到以上數據基本為實,另了解到晴天科技去年全年出貨量在7000-8000套之間。
在光伏領域,晴天科技從零起步,這樣的數字顯然給了很多觀望者進入的勇氣和信心。過去,戶用光伏一直是難入大企業法眼的蒼蠅腿肉,但目之所及,地面電站和工商業屋頂兩類市場已經殺成一片紅海,戶用光伏市場剛剛起步,并且初步證明了市場的需求的確存在。
農村戶用光伏究竟是如何啟動的?在英利集團旗下戶用光伏品牌“因能”團隊的協助下,我于兩天前在河北望都縣郭西村詳細了解了農民為何會選擇裝一套太陽能發電系統。
該村目前只有兩家安裝了太陽能發電系統,我所去的那家,業主是一名近60歲的老人,選擇安裝的是因能全能冠軍系統,電池板是英利生產的P型單晶組件,逆變器選用SMA產品,裝機容量為5KW級別,業主一次性全額付款3.5萬。當天天氣晴好,12點時逆變器顯示當天發電量已經達到15度電,預計全天發電量能夠達到35度電,業主采用的是全額上網方式,今年2月新上的系統,望都縣所在地區為三類資源區,標桿上網電價為0.85元,加上河北省0.2元/kwh的補貼,全額上網方式下,一度電的收益是1.05元。根據該縣的光照資源條件,以及P型單晶組件的發電效率,預估該業主一年收益在6500元-7000元之間,因能的渠道銷售商張經理則表示一套5KW級的全能冠軍,一年發電收益肯定能超過7000元。也就是說,5-6年的時間業主就能收回3.5萬元的初始投資,后續15-20年可以享受純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