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灣商業觀察》喻夢婷 李鐳

作為煉化資源型上市公司,東方盛虹(000301.SZ)五月中旬的一紙項目投產公告令投資者頗為關注。

這無疑是個好消息。

不過項目投產是否符合推進預期,以及如何在今年受原油原材料價格波動較大的節點,來迅速提振業績,東方盛虹的一季報至少并不樂觀。

01、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前景

5月16日,東方盛虹發布公告稱,二級全資子公司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虹煉化”)在連云港石化產業基地投資建設“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以下簡稱“煉化項目”)日前相關裝置已具備投料開車條件,盛虹煉化常減壓蒸餾裝置一次開車成功,經檢測,所產汽油、煤油、柴油、蠟油等餾份均符合產品質量標準。

公告表示,煉化項目順利投料開車,一方面標志著公司構建完成了“原油煉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纖”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格局,將進一步有利于降低產業鏈的生產成本,較大的增強公司的盈利能力,提升公司的綜合實力和抗風險能力,實現高質量的發展;另一方面將有利于公司加快實施“1+N”的發展戰略,全面推進戰略新興產業轉型,形成核心原料平臺+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化產業鏈的“一體化”業務格局,實現跨越式發展。

信達證券在5月10日的研究報告中指出,在石化板塊,東方盛虹擁有兩大經營主體,一是虹港石化:擁有年產390萬噸PTA產能,二是盛虹煉化:即將建成投產擁有1600萬噸原油加工能力的大煉化項目。在現有大煉化的基礎上,公司將新增建設“10/90萬噸/年2#乙二醇”裝置和“40/25萬噸/年苯酚/丙酮”裝置,有效消化上游烯烴和芳烴產能,同時為下游聚酯化纖產線提供穩定原材料。在建的POSM及多元醇項目具備50.8萬噸/年乙苯裝置規模,20/45萬噸/年POSM裝置規模,11.25萬噸/年PPG裝置規模,2.5萬噸/年POP裝置規模,產品下游覆蓋汽車、家電、建材等多領域,進一步豐富產品結構和推動業績增長多元化,產業鏈綜合實力大幅增強。

安信證券也在5月16日發布研報稱,本次煉化項目的投產使公司貫通了“原油-芳烴(烯烴)-PTA/乙二醇-聚酯”的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據東方盛虹公告及環評內容顯示,煉化平臺將以“多化少油”的思路發展,化工品占比或將達到70%左右,其1600萬噸/年單套的常減壓蒸餾裝臵規模國內領先。

煉化項目投產后有望成為公司發展的“大后方”。一方面,平臺產成品可成為其他平臺原料。例如丙烷可供給斯爾邦PDH裝臵;PX可供給虹港石化生產聚酯新材料;正丁烷可用作生產PBAT。另一方面,煉化大平臺具有較好的經濟效益,可支持公司進一步加大研發投入,助力新材料的產業化落地。

安信證券在風險提示中表示,項目建設及開工進度不及預期、安環生產風險、疫情反復風險、原油價格暴漲暴跌風險、加息背景下需求受損風險等。

東方盛虹向《港灣商業觀察》表示,投料開車后,正在按照工作計劃推進后續工作,隨著項目各裝置逐步打通,產能爬坡逐步實現。根據可研報告,煉化項目預計可以為公司貢獻年均凈利潤94億,預計2022年可貢獻部分利潤,具體需以項目打通全流程和產能爬坡進度情況為準。

面對項目風險和市場競爭,東方盛虹進一步表示, 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具有以下優勢:1、產品結構優勢,煉化項目油化比為3比7,是目前煉化項目中化工品比例最高的項目;2、成本更低,公司盛虹1600萬噸煉化一體化項目,單套產能國內最大,能耗水平低;3、技術優勢,煉化項目的多個裝置在規模、技術先進性等方面處于世界先進水平,包括能耗水平、安全措施、環保指標等;4、區位優勢,公司煉化項目位于七大世界石化產業基地,并列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方案”,地區氣候適宜,園區配套優越,且緊鄰海港碼頭,運輸成本低。5、公司“油頭、氣頭、煤頭”三頭并舉的獨特優勢,是其它大型化工企業所不具備的,對公司實現跨周期、抗周期的發展奠定了扎實的基礎。

(東方盛虹今年以來股價走勢,同花順)

從資本市場表現來看,自5月16日投產公布發布之后,至6月10日收盤,東方盛虹股價上漲了32.17%,不難看出投資者信心較為強勁;如果以今年以來的股價走勢來看,東方盛虹卻又下跌了近10%。

02、一季度多面承壓,突圍戰能否打贏?

不過,如果從業績面來看,東方盛虹當下所面臨的的壓力恐怕不小。

今年一季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7.73億元,同比增長23.58%;歸母凈利潤6.88億元,同比下降53.72%;基本每股收益0.12元。

這與2021年相對優秀的業績形成較大反差。2021年,東方盛虹實現營業收入約517.22億元,同比增加53.48%;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約45.44億元,同比增加492.66%;基本每股收益0.76元,同比增加442.86%。

東方盛虹告訴《港灣商業觀察》,一季報凈利潤下滑與行業內的頭部企業波動保持一致。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1、國際因素:原油價格持續走高,原料成本上漲,同時產品價格有所回調,價差有所收窄;2、國內因素:一季度,蘇州、連云港相繼發生疫情,以及全面多地的疫情反彈,各地采取的疫情管控措施對物流、復工復產、產業鏈和價格鏈的傳導、供需平衡產生了一系列的影響;3、去年一季度,公司單季凈利潤水平最高,同比相應下降較多,且一季度公司為后續發展,加大了投入,主要包括研發費用投入增加、為煉化項目投產做相關準備而發生的費用等有所增加。

東方盛虹強調,實際上,化纖板塊、石化、新材料板塊盈利能力無論是毛利率還是單噸毛利仍處于行業較好的水平。

面對日益復雜的市場環境,公司堅持自身經營策略和競爭優勢,1、堅持產業布局超前,加快進軍新能源新材料,布局多種高端新材料,確保企業優勢和特色。2、堅持創新驅動發展,建立上海石化創新中心、連云港石化創新中心,加大研發高性能EVA、POE等新能源新材料;3、堅持差異化競爭的經營策略,確保自身特色發展和各板塊協同發展優勢,強化自身優勢產品;4、堅持穩健的資本支出,規劃的下游產能逐步投放,確保未來高成長性。

東方盛虹繼續談到,隨著原油價格企穩以及國內疫情有效控制,各地政府積極采取措施,下游織機開工率、需求已逐步回升,一季度對行業發展的不利因素正在消除,聚酯業務利潤后續有望持續反彈。

針對2022年發展方面,東方盛虹認為,公司將在全力打造百萬噸級EVA光伏新能源材料、百萬噸級丙烯腈新材料、百萬噸級綠色可降解材料三大項目的基礎上,深入推進新能源新材料戰略轉型布局,以差異化、技術創新、高附加值、綠色環保為導向,圍繞新能源材料、高性能新材料、低碳綠色產業,全面推進戰略新興產業轉型,構建并形成核心原料平臺+新能源、新材料、電子化學、生物技術等多元化產業鏈條的“1+N”新格局。

不過,也有市場人士認為,目前來看,下半年市場,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仍然受各方面影響較大,這意味著對東方盛虹這類波動影響較大的資源型企業而言,面臨的壓力依然不小。

二季度或下半年,東方盛虹業績層面能否突出重圍?這無疑值得關注。(港灣財經出品)

原文標題?:?東方盛虹超大煉化項目投產引關注,一季度凈利潤跌五成如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