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隆基總裁李振國透露,“到2030年,全球新增光伏裝機需要達到1500-2000GW,且連續安裝30年才能對全球能源轉型形成有效支撐,進而為實現全球碳中和奠定基礎。”此言一出便引發熱議。

目前來看,光伏行業的高景氣度至少能看到明年,這點已經成為了市場的共識。

太陽能級多晶硅是制造太陽能光伏電池的核心原料,具有投資大、技術工藝復雜、投產周期長等特點。自2021年以來,太陽能級多晶硅價格漲勢兇猛,從2021年初的8.76萬元/噸一路攀升至目前的30.3萬元/噸,漲幅近246%。今年以來的價格如下:

硅料價格第27次漲價!光伏產業“牽一發 動全身”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公布的最新價格顯示,太陽能級多晶硅價格年初至今已迎來第27次價格上漲,多晶硅價格創新高。

單晶復投料價格在30-31萬元/噸,平均30.53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36%;

單晶致密料主流成交價在29.8-30.8萬元/噸,平均30.32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33%;

單晶菜花料主流成交價在29.5-30.6萬元/噸,平均30.0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33%。

具體如下:

圖片

伴隨著上游硅料的持續上漲,光伏硅片、電池片、組件等環節隨之“漲聲一片”。

此前,隆基綠能官宣其最新的硅片價格,不同尺寸的硅片價格上漲0.24元/片至0.25元/片,漲幅約4%。通威太陽能官網也公布了最新的單晶太陽能電池片定價,不同尺寸的電池片價格上漲4分/W至5分/W。根據隆眾資訊,截至今年底,預計23家主要國內及海外硅料生產商產能將達到151.5萬噸。其中,協鑫科技產能達36萬噸;通威股份為33萬噸。東方希望和新特能源產能也將達20萬噸。協鑫科技證券事務中心總經理宋昊表示,“隨著新產能逐步釋放,硅料價格年內反轉是大概率事件。”根據各家企業的規劃預測,截至明年底,上述硅料生產商總產能將達到280.2萬噸。其中,協鑫科技產能將達60.5萬噸/年,與其他硅料廠的差距逐漸擴大。

圖片

圖片來源:隆眾資訊此外,多個硅料項目傳來新消息:協鑫科技的樂山10萬噸顆粒硅正式投產,并于8月5日起向下游發出30噸顆粒硅。青海麗豪半導體材料有限公司的20萬噸高純晶硅投產,二期項目開工。阿特斯出手600億擴產,計劃在2027年底前,在海東零碳產業園區建設年產20萬噸高純多晶硅以及年產10GW組件的一體化光伏制造產業基地,包括相關的原料和輔材制造。硅料價格持續上漲,最終帶動光伏硅片、電池片以及組件的上漲,光伏產業鏈總體價格持續上升。盡管如此,2022年上半年,我國光伏行業仍取得高速發展的成績,光伏制造產業鏈上市公司紛紛兌現上半年業績承諾。雖然硅料、硅片環節業績“暴漲”,電池片、組件環節少部分企業出現虧損,但整體業績呈上升趨勢。對此,專家認為,光伏企業不斷加強一體化布局,在保障自身供應鏈安全的基礎上實現多環節配置,從而保障了整體盈利能力。下半年,光伏制造產業鏈盈利水平仍與硅料價格密切相關。目前針對下半年硅料價格的走勢,有人認為硅料價格的拐點將出現在今年第四季度;也有人預測下半年硅料價格將呈上漲收緊趨勢,拐點或將出現在2023年。雖然業內仍未達成一致,但可以肯定的是,下半年硅料價格不會出現大幅下跌。可以預見,下半年,硅料、硅片廠家仍將保持高盈利水平,而組件企業業績仍舊充滿不確定性,一線組件廠商盈利能力基本保持平穩,而中小組件企業盈利能力可能持續承壓。行業內人士泰達宏利經理張勛表示,對于光伏來說,硅料價格現在已經算不上什么風險點了。原因如下:

硅料已經在高位這么長時間了,中下游企業會通過各種形式來降低成本,降低影響。

價格會向下游傳導,下游會逐步接受這個高價格的組件。

最近這兩年的電價也漲了,電價的上漲意味著大家對于光伏的裝機成本的容忍度也會上升了。

某光伏龍頭企業負責人表示,“光伏行業正逐步來到十字路口,盡管發展很快,但內部矛盾也很多,各方應促進解決光伏行業供應鏈協同發展問題。持續擴大終端市場,光伏行業才有更好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