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肥水不流外人田。作為民營光伏電站龍頭企業,晶科科技近年來的盈利能力表現一直欠佳。不過就在近日,該公司與其關聯公司晶科能源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擬于后者廠區內投建分布式光伏+儲能等9個項目。而對于晶科科技而言,此次雙方簽署的合作協議,從一定程度上說,可以算是一次紓困之舉。

7個光伏項目+2個儲能項目

8月30日,晶科科技發布公告稱,該公司擬在關聯方晶科能源下屬公司廠區內投建7個屋頂分布式光伏電站項目及2個儲能項目。

(截圖來自企業公告)公告顯示,該項目投建所需原材料將向晶科能源采購,而建成投運后所發電量將優先出售給晶科能源及其下屬公司使用。晶科科技表示,本協議的簽訂及實施有利于公司提高分布式光伏電站的運營規模,拓展儲能業務。

兩家公司有何關聯?

事實上,晶科能源和晶科科技是兩個不同的公司。晶科能源為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制造商,而晶科科技當初是由在美上市公司晶科能源拆分電站業務而來,但實控人都是李仙德。

晶科能源成立于2006年,主要經營硅片、電池片和組件的生產和銷售。作為世界領先的太陽能光伏企業,晶科能源曾于2010年在紐交所上市;2020年9月,晶科能源宣布將在國內上市。2022年1月26日,晶科能源回A上市,成功登陸科創板,并募資超100億元,用于擴產及補充流動資金。

晶科科技成立于2011年07月,主要從事光伏電站運營、轉讓和光伏電站EPC業務,是由晶科集團優質資產分拆上市而來。晶科科技于2020年5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首次募資25.98億元,用于投資多個光伏發電項目等。

今年2月份,晶科科技在互動平臺上回復投資者時表示,該公司與晶科能源是同一實際控制人的關聯方。可以看到,晶科科技與晶科能源同為“晶科系”企業,也可以說是“兄弟公司”。

營收和凈利潤持續下滑

然而,晶科科技近幾年業績表現持續下滑,不盡如人意。

2018年,晶科科技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70.66億元和9.02億元,創歷史新高。自2018年業績見頂之后,營收和凈利潤逐年下降。

此后2019-2021年,其年度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53.45億元與7.23億元、35.88億元與4.76億元、36.75億元與3.61億元。與2018年相比,晶科科技2021年的營收幾乎被腰斬,凈利潤也只有2018年的4成。

(截圖來自企業公告)

2022年8月30日晚間,晶科科技發布半年報顯示,其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收15.16億元,同比下降16.8%;凈利潤為1.01億元,同比下降34.0%。可以看到,其業績下滑趨勢仍在延續。

對于中報業績下滑的主要原因,晶科科技表示:其一,由于新建平價項目逐步并網,持有電站規模上升,但平均電價有所下降;同時受組件市場價格持續上漲的影響,平價項目新增并網量不足,新增發電收益尚不足以覆蓋平均電價下降帶來的影響。其二,今年上半年加大了分布式業務的市場拓展,導致銷售費用增加。其三,報告期內,公司收到的政府補助同比有所減少。

電站運維業務不乏亮點

根據公告,截至今年6月底,晶科科技持有的光伏電站權益裝機量約為3.08GW;其中,分布式約為0.86GW,集中式為2.22GW。今年上半年,該公司共完成發電量18.79億度,同比增長約10%。

在分布式光伏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晶科科技與多家知名企業簽訂分布式光伏能源管理合作協議,多個項目已經實現開工并網。截至目前,該公司已與75個縣區政府部門簽訂整縣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合作協議,并已陸續在山東濟寧、安徽來安、江西上饒等地開展推進工作。

在運維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晶科科技運維公司新增代維容量806MW,同比增長約104%;對外代維容量提升至2.88GW,對外代維容量占總運維容量比例近50%。同時,該公司上半年交易電量約3.65億度,同比翻倍增長。

在售電業務方面,今年上半年,晶科慧能完成簽約電量35.92億度,同比增長約48%;交易電量28.33億度,同比增長約44%;售電業務收入及毛利率均實現同比增長。(文/Ja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