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硅業分會公布了太陽能級多晶硅最新價格。
數據顯示:
單晶復投料主流成交價在30.50-31.00萬元/噸,平均30.72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39%。
單晶致密料主流成交價在30.30-30.80萬元/噸,平均30.51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43%。
單晶菜花料主流成交價在30.00-30.60萬元/噸,平均30.25萬元/噸,周環比漲幅0.46%。
2022年初至今,硅料價格僅3周持平,其余29次報價均為上漲。從本次公布的價格看,最低成交價普遍上漲0.5萬元/噸,最高價普遍下降0.2萬元/噸,整體更為集中,硅片企業成本差異減小。對此,相關專家透露,受疫情、限電等因素影響,8月硅料產量可能比預期減少8%,再加上此前超簽,硅料企業普遍處于負庫存狀態,供不應求的局面仍在持續。
此外,受疫情影響,部分地區物流運輸受阻,周轉時間延長,也會對各環節生產造成影響。初步判斷,9月硅料價格將保持高位。受此影響,各環節市場供需關系調整的時間可能延后,四季度產業鏈價格仍存在較大不確定性。
中下游方面,有專家提出,部分企業在大規模招標中報出低價,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客戶對組件價格的心理預期,但從索比光伏網與分布式開發企業的交流結果看,實際情況可能并不樂觀,一線品牌大尺寸組件價格仍在2元/W以上,安裝商只能加大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推廣力度,非合作開發類戶用項目普遍停滯。
海外方面,歐洲市場對組件漲價的接受度仍然較高,但不排除后續出現變化。某組件企業海外銷售負責人表示,預計今年冬季溫度較低,電力需求旺盛,四季度銷量可能超預期。也有專家提出,歐洲海運周期較長,當前在途組件數量較多。如果當地安裝速度跟不上,可能形成庫存積壓,對組件價格產生影響。
國內方面,根據各地政策要求,大量地面電站項目需要在年底前并網,需求較為集中,很可能導致組件降價不及預期,難以實現收益率目標。從全年看,分布式裝機占比很可能超過2021年,再創新高。
來源:索比光伏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