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蘇美達發布公告稱,公司子公司新能源發展及其子公司將在北京產權交易所掛牌轉讓其持有的東營曙光、墾利萬恒、徐州中宇、恩菲中寧、三門峽鵬輝、宿遷德信、寧武爍晶、懷安美恒8家光伏電站項目公司100%股權,并收回上述8家公司向公司子公司借款。

根據公告,本次股權轉讓交易的價格預計為6.57億元。同時,此次交易預計收回的借款大約11.42億元,因此本次交易總金額約為17.99億元。

關于本次轉讓的原因,蘇美達則表示,主要是為了改善新能源發展的現金流與財務狀況,優化資產結構,為其在清潔能源領域拓展市場和業務發展創造更好條件。

家大業大負債大

資料顯示,蘇美達是央企國機集團的核心成員之一,其主營業務為供應鏈運營、大消費及先進制造、生態環保與清潔能源等三大業務板塊。其中,清潔能源板塊包括光伏組件生產與銷售、工程項目開發與建設、綜合能源服務等。

據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蘇美達實現營收1686.82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1%;凈利潤則為7.67億元,同比增長約40%。截至2021年底,蘇美達共擁有業務子公司12家,海內外全資及控股實業工廠40家,海外機構41家,其市場覆蓋150多個國家和地區。截至目前,該公司EPC工程建設規模累計已超過3GW。

根據該公司發布的2022年中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蘇美達實現總營收766.14億元,同比減少3.27%;實現凈利潤4.53億元,同比增長21.38%。

不過,其中報還透露,截至今年6月末,蘇美達資產負債率約為80%,較之去年末大約增長了2%;蘇美達流動資產為466億元,流動負債為437億元,其中貨幣資金為99.5億元,短期借款為65.6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為8.9億元。

此外,今年上半年,蘇美達的“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4.53億元。

由此可見,蘇美達目前的資產負債率依舊較高,仍然存在較為明顯的償還流動負債的壓力。在現金流方面,該公司也仍然存在一定的壓力。

“賣子度日”

近年來,光伏行業正迎來高景氣度周期,市場對于光伏行業的熱情也相對較高。

據2022年中報顯示,蘇美達清潔能源業務的營收和凈利潤分別為36.72億元和2.3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6%和40%,增速明顯好于市場預期。

不過,其光伏業務在公司總營收的占比仍然較低,占比不到5%,對公司整體的影響并不大。此時蘇美達一次性拋售8個光伏電站資產,重在緩解公司負債壓力的意圖也十分明顯。

數據顯示,2021年,上述8家光伏電站項目公司的總營收和總利潤分別約為2.35億元和0.48億元。今年前5個月,這8家光伏電站項目公司總營收為0.97億元,總利潤為0.23億元。截至今年5月底, 8家光伏電站項目公司的凈資產總計約為5.87億元。

而本次交易,蘇美達8家光伏電站項目公司的總售價預值為6.57億元;加上11.42億元的借款,預計可以一次性回籠資金近18億元。這對于緩解現金流壓力有著積極的作用。

甩賣光伏資產并非第一次

實際上,今年7月份,蘇美達就曾轉讓過合肥陽光、合肥蘇陽、合肥清源汐等3家光伏電站項目公司的100%股權,并收回其借款,交易價格約為1.34億元。

而這3家光伏電站項目公司的電站并網容量約為84MW,凈資產約為0.83億元。因此,此次交易溢價率高達61%,其中還有一家虧損經營虧損的項目公司。

可是,本次拋售的8家項目公司的盈利能力明顯優于上述3家公司,但是評估溢價率只有12%。似乎是明顯“賣虧”了。

然而,蘇美達本次“低價大甩賣”8家電站項目公司,在這“薄利多銷”的背后,想要快速回籠資金的意圖已經是顯而易見的了。

截至2022年6月底,蘇美達持有光伏電站827MW。因此,蘇美達賣掉一部分光伏電站緩解資金壓力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文/Jac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