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有以下一些優點:建筑物能為光伏系統提供足夠的面積,不需要另占土地;能省去光伏系統的支撐結構、省去輸電費用;光伏陣列可代替常規建筑材料,節省材料費用;安裝與建筑施工結合,節省安裝成本;分散發電,避免傳輸和分電損失(5%~10%),降低輸電、分電投資和維修成本;使建筑物的外觀更有魅力。

以太陽能光伏建筑一體化為核心的光伏并網發電應用占據了目前大部分的光伏市場份額,那么,光伏建筑一體化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呢?

光伏與建筑的結合目前主要有如下兩種形式:

1、建筑與光伏系統相結合

建筑與光伏系統相結合,是把封裝好的光伏組件(平板或曲面板)安裝在居民住宅或建筑物的屋頂上,再與逆變器、蓄電池、控制器、負載等裝置相聯,并可與外界電網相連,由光伏系統和電網并聯向住宅(用戶)供電,多余電力向電網反饋,不足電力從電網取用。

2、建筑與光伏組件相結合

建筑與光伏的進一步結合是將光伏器件與建筑材料集成化。一般的建筑物外圍護表面采用涂料、裝飾瓷磚或幕墻玻璃,目的是為了保護和裝飾建筑物。如果用光伏器件代替部分建材,即用光伏組件來做建筑物的屋頂、外墻和窗戶,這樣既可用做建材也可用以發電,可謂物盡其美。把光伏器件用做建材,必須具備建材所要求的幾項條件:堅固耐用、保溫隔熱、防水防潮、適當的強度和剛度等性能。若是用于窗戶、天窗等,則必須能夠透光,就是說既可發電又可采光。除此之外,還要考慮安全性能、外觀和施工簡便等因素。

此外,光伏組件在與建筑相結合應用時,還應考慮兩個重要因素:

1、為保證光伏組件有較高的光電轉化效率,必須盡量保持光伏組件周圍的環境溫度處于較低的水平,這就要求光伏組件周圍有較好的通風條件,因此在光伏組件的設計和安裝時,可考慮采用架空形式、雙層通風屋面或雙層玻璃幕墻形式等;

2、光伏組件的壽命通常是15~25年,而建筑圍護結構的壽命通常是50年,在設計時,必須考慮光伏組件失效后的拆卸和更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