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里,在哈密首座大型抽水蓄能電站建設現場,700多名建設者堅守在一線,有序推進項目建設。10月4日,作為電站進出的重要通道——1號永久大橋順利完成橋梁架設,成為首個建成的單體工程。

1號永久大橋全長180米,橋面寬11米,架設6跨、每跨5片、長30米的T梁,架設作業從9月26日開始,經過8天順利完成。施工方、中國水利水電第五工程局哈密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經理部生產副經理梁永安介紹,這座大橋是電站連接2號路與10號路的重要施工通道,施工難點在于預制梁的運輸,以及吊裝中的安全管控。“施工前我們進行了多次預演,并多次檢查架橋機等設備,同時安全技術人員全過程到崗到位管控,確保順利架橋。”梁永安說。

哈密抽水蓄能電站項目總投資為82.3億元,由下水庫、上水庫、輸水系統、地下廠房和地面開關站等建筑物組成,1號永久大橋作為重要基礎設施,為后期工程推進提供了通道支持。新疆哈密抽水蓄能有限公司工程部副主任縱向群告訴記者,1號永久大橋建成前,原來的臨時道路需要繞道、過河,還需跨越泄洪洞的邊坡,大橋建成后,不僅汛期能正常通行,泄洪洞邊坡的工作面可以釋放出來,而且節省燃油,降低碳排放。

哈密抽水蓄能電站于今年2月底復工,進入現場施工人員超過700人。為確保按計劃完成建設任務,建設單位不斷優化設計方案、合理安排工期,加強現場人力、設備資源的投入,實行24小時不間斷作業。截至發稿,現場進場交通洞、通風兼安全洞、導流排沙洞等已全面進入施工高峰。縱向群說:“今年是籌建期施工的高峰期,主要任務是給主體工程提供施工通道和工作面,以及水電供應。目前為止,上下庫的連接公路大部分路段已貫通,正在開挖隧道,通往地下廠房的交通洞、通風及安全洞已完成一半,進口的混凝土施工已開始施工。”

縱向群表示,建設單位現在正抓緊研究冬季施工措施,爭取春節都不停工,打通主體施工所需要的通道。“我們計劃明年3月底進行下水庫截流,截流后河水將改道泄洪排沙洞,為下庫大壩提供開挖工作面;同時在3月底貫通上下庫連接公路,形成上庫工作面。”縱向群說。采訪中記者了解到,哈密抽水蓄能電站建設主要是配套哈密大型新能源基地的風電和光伏的消納輸出。電站建成后,不僅可以發揮其在電網中的“穩定器”“平衡器”“調節器”作用,更重要的是促進哈密新能源的開發建設,對帶動哈密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